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见青山多妩媚

(2024-06-05 17:21:36)
标签:

教育叙事

 

我见青山多妩媚

柳坪中心小学  吴怡

杏雨梨云、赫赫炎炎、桂子飘香、冰凝雪积,日月窗间过马,一转眼我在教学岗位上已耕耘了七个春秋,从最初的钝学累功到以德立身,从潜心笃志到以德立学,从砥身砺行到以德施教,这一路我溯回丛之,深感道阻且长。

我的教师情结始于我的父亲。记忆中:一弯羊肠山道上一袋沉甸甸的粮食扛在父亲的肩上,那是可以换成一本书的重量。我疑惑啊!它们是如此的不可比论,可是父亲额上的汗水告诉我,勤奋求学是很重要的事。于是这书一读再读,我从学生变成父亲心里的教书先生,坚实的扎根在教育的土壤之中。今年是我开始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七个年头,“七年之痒”之际,我曾写下几句打油诗聊以解嘲:

七年时光匆匆,只为九义而冲。班主任上磨炼,三尺讲台打滚。

遇过学生顽皮,也有家长知心。酸甜苦辣尝遍,嬉笑怒骂皆曾。

又逢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提升。潜心学习探究,重新再战一轮。------致一个"半新不老"教师的自我反思。

 

忆往昔: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漫长的学生时代,我遇到了很多老师,他们中有像老顽童一般的幼儿园启蒙老师;有将一整本红楼梦一一剖析给我们听的语文老师,有总是摒弃书本另辟新径的美学老师,也有潜心钻研勤恳攻学的学术派老师。直到我走进教师这个群体,才发现老师的身上的印记其实很早就根植在我的心里。

也许就是从某个被知识洗礼的时刻开始,我在思考,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初次走进大山是在2017年,刚下过一场雨的柳坪中小坐落在宿松县海拔最高的山脉之间,苍松翠柏,竹海茶香,是人杰地灵的桃园之境。一代代教师如春蚕一般在大山深处恭勤不倦,播撒知识的种子。工作数年中,我深感成为一名乡村教育者是不容易的,偏远的山区,不便利的交通,重重大山让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显得格外淳朴。

那是我任教的第一届学生,一个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留完周末作业准备下课。班上一个叫小帅的小男孩,在同学们的讨论中看着我穿的一双黑色靴子忽的叫到:老师你的脚好大呀!老师你这么大的一双脚那要穿多大码的鞋呀!其他学生也寻声静下来,扯着脖子张望我的鞋子。我个头大,脚不算小,于是我大笑着开起了玩笑:冬天起码得穿45码的鞋呢!一群小孩在脑海中对比自己的鞋码,发出诧异的齐呼声,但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孩子们又转移了注意力,奔向家去……

 我下班回到家,几个小帅妈妈的未接来电,回过去,其母憨笑道出一份温暖的歉意。山中气温较低,她想为我做一双暖鞋,因为不知道我的鞋码,特来问。本来就想直接问,被小帅拦住了,他说这样直接问老师一定不要,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办法,——他来套我的话。以为问到我的鞋码,喜滋滋的回家报告消息,却被妈妈笑话。这个冬天确实很冷,因为学校特殊的地域环境,有住宿生,需要早读晚习,每天六点多早读很需要勇气,这双暖鞋还没有穿到我的脚上,我的身心已被温暖包围。我和搭班老师一心都为了这些淳朴的孩子,通过互联网直播给孩子们争取了一些物质帮助,好心人给班上的孩子们寄来御寒物和学习用品,那天孩子们带着新手套都很开心,小帅因为是特困生多几套衣服,他的妈妈来学校领东西,说了很多感谢地话,这学期的家访我走进他的家,两位残疾父母养育了一双聪明乖巧的孩子。妈妈那双蜷缩起来的手,不由得让我感慨这双暖鞋她花费了多少精力,这个家庭的举意使我难以忘怀。后来他送了我一双鞋,我回赠了他两本书。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牵引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者不应该满足于知识的灌输、醉心于学生的服从,我们要用高尚的情怀成就教育的高度唤醒懵懂,激励上进,点燃希望。

 

越今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而今,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如同脱缰之马在广阔草原上鞭策着我书写新篇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贮备量,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要求。

初到岗时,主要从事语文、英语等科目教学,其次是班主任、课后服务、少年宫等辅助性的教学工作,因山区特有的早晚自习及留校住宿制度,学生离不开老师,连抽转的工作时间使“以校为家”的日子成为生活常态。学习上的督促,生活上的关心,情感上的陪伴使我在学生心目中拥有了“校园妈妈”的形象。作为“大家长”的我,也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获得感动与喜悦。

记得那个冬天特别冷,山区的天气显得尤为恶劣,冰溜从教学楼的排水管道顺势而出,似利剑要刺穿一切单薄之物。早饭铃声打破深山早晨的寂静,他们踱步食堂,而唯独她蜷缩着身体,艰难的小步伐如同掉队的候鸟,孤单而又无助。我问询“小慧,怎么不去吃饭,去晚了上课可要迟到了哦”她没有立即答复,只是小半截的衣服在冷风中格外刺眼。片刻,他告诉我昨晚他的被褥不小心弄湿了,唯一的家长爸爸外出务工,一年回不来几次,他和六年级的哥哥相依为命,没有亲戚可以寄宿的兄妹俩住进了学校,这一晚没有家人可以给他送一床被子,她亦整个晚上没有睡好,那一刻我心中一阵酸楚,才感受到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正在经历同龄人不曾经历的磨难。好在天晴了,帮她晒好了被子,重整好床铺。在这样的山区学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艰难,人生本来就是泥沙俱下,是鲜花和荆棘并存,没有翅膀,所以更要努力奔跑。他们以校为家,以老师为依靠,打小生活自理,独立成长,小大人的模样让人心疼又感叹。作为一名山区教师,七年来,我看到了很多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也看到了很多不远万里奔赴而来的异地教师,他们每个人都是乡村教育的星星之火,是大山里的守望者。

我希望我可以为乡村教育种下一颗种子,让孩子们知道人生还有很多个选择,让他们也可以拥有跳出井底的机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点一滴,我相信,大山终能看见。

展未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时间的脚步难以停歇,那些可爱的孩子走出了大山,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飞到更远地方。可他们的心没有变,每逢新年佳节总会收到几封来信,信中那些不经意的故事温润着我。“在我的记忆力呢,您不是刻板的老师,您是一个对学生认真负责,用理智手段教育的新时代老师,您很用心,不管是谈话还是备课还是批作业什么的,记得当时我们好像一个大家庭呀,您对我们每个人都很亲密,感觉不会有偏见,您都会在意,在我这里印象中永远是一个知心的大姐姐,一路上陪伴我们成长,记录这许许多多记忆,谢谢您,您是一个温柔美好的女孩子,您仿佛闪耀着光辉,真的是我记忆里的您,也因为您,更加确定了我要成为一位老师的决心,很多回忆我已经淡忘了,好像发黄的胶片,模糊不清,在我这里,直到现在您是我遇见的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许生。这段话摘录自学生给我写的信中。我将真心赠予,他们也把赤诚付诸笔端。

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你有一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所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要心急于立马获得回馈,因为在未来,某个学生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因为想到你所说的某句话而选择了更美好的那条路,这时候,教育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最慢的步伐不是硅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乌龟在赛跑时可以战胜兔子,骆驼在穿行沙漠时远胜于骏马。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定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于我而言,追寻青山的步伐将永不停歇,我必把立德树人铭记于心,努力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青年教师,为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前进的道路并不容易,但我仍将以赤子之心,素履而行,积年之后,回望此生,我也能看到属于我的不老青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守望
后一篇:2024年06月0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