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心灵的花朵
(2024-06-05 16:43:39)
标签:
教育叙事 |
用爱浇灌心灵的花朵
宿松县河塌乡中小学:唐春琴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入手,只有了解人,才能教育人。而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就需真诚地做学生的朋友,要让学生信赖,这样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所以要想成为良师,首先应该做学生的益友。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学生,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我们教师绝不能以领导者自居,一味地发号施令,而应该多一些民主作风,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替学生着想,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诚地做他们的朋友。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学生,甚至改变一个问题学生,爱能浇灌心灵的花朵,当一个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根源,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二十年的教育生涯,使我认识到问题学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我们老师想方设法努力要处理好的。问题学生一般表现为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健全、行为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不佳等。究其原因,一是来自家庭,表现在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相互之间的沟通困难,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基本是爷爷奶奶在家陪读,完全缺乏父母的关爱,隔代教育会有许多不良影响,孩子根本不愿与家人沟通,时间长了心理委屈,甚至抑郁。二是来自社会,表现在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们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教育自身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问题学生的形成是多面、复杂和长期的,老师只有找到问题根源,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才能成功转化问题学生。
去年秋季开学,我担任了河塌乡中心小学501班班主任,新学期转来一个名叫王琛的学生,他智力正常,但脾气古怪,情绪很不稳定,遇到稍不称心的事就失态,大发脾气,有自残行为。开学第一天,王琛就有许多异常表现,我清楚地记得,九月一日下午,上课铃声响后他不进教室,一个人在外面转悠,后来我带同学一起找到他,劝了好久,他才回教室;下课坐在地上不起来,怎么劝都不听;上课经常离开坐位满教室跑。九月六日那天,他把作业本撕碎,还把订书钉子塞到嘴里试图吞咽,要是那根钉吞到嘴里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我被他吓得魂都飞走了。就像撕书,撕咬本子,咬笔这样的事几乎天天发生。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书包和水杯从三楼往下扔,自己想从三楼跳下去。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学生,所有老师无不为之感到头疼。我苦思冥想,寻找工作的突破点,我发现每次只要提到他的妈妈,他就非常紧张甚至缩成一团。于是我就立马找到他以前的老师和校长,经了解,他妈妈对他期望值特别高,平时对他管教非常严格,只要孩子稍犯一点点错,动不动就打他,有时关在家里打还不让人进去劝。有一次因课堂小练习没有做完,放学时躲在教室里不敢回家,原因是怕被母亲知道挨打,各科老师劝说无果 ,最后在其姐姐的劝解下才不情愿回家(姐姐在同一学校上学),姐姐一再强调保证回家不让妈妈打他。
经过多次了解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这主要都是因为母亲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望子成龙的教育心理造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针对这样有恐惧心理和抑郁心理的孩子,我们为人师者不妨用心来搭建爱的桥梁,用爱来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促进其健康成长。
首先,我迫不及待地找到王琛的妈妈与她沟通,指出她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无所适从,王子成龙没有错,但不能没有底线。孩子缺乏妈妈的关爱,于是产生了对母亲和家庭的恐惧,他渴望尊重、渴望关爱、渴望被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于是,我叫她要改变教育方式,多多关爱自己的孩子,用爱心呵护孩子受伤的心灵。王琛妈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答应了我。
其次,在学校里 我也会时刻关心她,每次他发脾气我都会耐心劝告,不会提到他妈妈,无论他犯多大的错误,我都不会在课堂上严厉批评,而是经常与他课下倾心交谈,并让其他学生主动与王琛友好交往,尽量帮助他解决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让他真切地感受到“爱”就在身边。我发现他喜欢看书,于是在学校图书馆找来书籍给他看,每次有了进步,我都会摸摸他的脑袋夸夸他,多次的夸奖与鼓励终于赢得了他的信任。如今,我不但成为了王琛的“良师”,也成了他的益友,许多时候都会听我的劝告,他一改以前的坏习惯和坏脾气,正在我们同学中间健康成长。
这一切皆来源于“爱”,但这份爱并不简单,他需要爱得理智,爱得科学。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爱心才能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