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2024-06-05 16:29:27)
标签:
教育叙事 |
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宿松县河塌中小:徐琦
记得17年2月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时候,我接了全校2个最大的班级。2年级的孩子很闹腾,课堂纪律也不太好,这让我很头疼。课下我除了认真备课以外,我也一直在学习如何管理班级,好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就融入了这2个集体,学生们也很喜欢我。但私下里我也听到了一些声音,很多家长认为我很年轻,担心我带不好课。起初我也时常在思考,我能胜任吗?期末的时候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吗?为了证明我自己,我平时很努力,期末的时候班里很多孩子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一学期,我带的两个班级都得了全乡前3的好成绩,这让我信心倍增。
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领导一个班级并不容易。因为经验的缺乏我也曾为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而大动肝火;曾为某个学生影响班级期末Q值而整夜失眠;曾为如何更好地改善后进生的学习状态而绞尽脑汁;曾为家长的不理解而心生委屈。有一段时间我很无助,觉得做教师真的太难了。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了杨瑞清校长做的一场报告,我心里顿时释然了。原来花不是不开,而是时机未到啊。我们平时面对学生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的关注点永远停留在好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后进生。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作为教师,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学习热情,有同样被爱护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用同样的心去关爱他们,不能只把眼光看着成绩好的学生。于是在后面几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了焦急的心态,我重新拾起赏识教育,我始终相信班级里的孩子都是能学会的,只是迟早问题。工作中我对孩子们恩威并施,对于班上的后进生,我不是责骂批评,而是更加耐心地去引导他们,别人教一遍就会的知识我大不了多教他几遍,直到他会了为止。我们班有一位杨姓同学,基础很差,父母离异,学习习惯也很不好。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他,生活中对他嘘寒问暖,学习上对他指导有加,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的期末考试他三科涨了接近80分。电话里他奶奶说不尽的感谢,说遇见我这个老师是他孙子这辈子最幸福的事。真的,听了这些话我好自豪,也好喜悦,这种自豪,喜悦让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信念,并立志做一个让学生喜爱,家长欢迎,领导满意,社会放心的好老师。
工作中我也很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去年六年级开学时,我班新转来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宏,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个头不高,貌不惊人的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常与同学小声讲话,有时还下座位,经常打断老师上课,有时还顶撞老师。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课下经常追打同学,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在与小宏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他的确不守纪律,被别人当成差生,又无力去改变,只好任着性子发展。为了恢复他的自信心,在我的课上,我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开始他总是摊开手,摇摇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发现我用微笑面对他时,他开始回答了。哪怕回答的并不正确,我也善意地说:“你虽然回答得不准确,但说明你已经认真思考了,老师相信你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回答会越来越棒的。”这时,我发现一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洋溢在了他脸上。果然,他兴趣浓厚了,有时我刚提问,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真令人高兴。我也总是在我的课堂上或者班会课上表扬他,我会对同学说:“小宏同学这段时间进步很大,我们一起为他鼓掌。”平日里一向受批评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对自已的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为此他还专门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感谢我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感谢我让他找回了自信、、、
我们班还有一位特殊的孩子,爸爸残疾,妈妈精神失常。这个孩子家庭条件很差,冬天的时候总是穿很单薄的衣服,她的衣服大多数还是别人穿的不要的送的。有一次上课我无意中发现她的裤子短了一大截,脚上还是穿的帆布鞋,我心疼极了。那可是大雪纷飞的寒冬啊!我赶紧趁着午休的时间带她和弟弟去了毛岭街买了一些御寒的衣服和厚棉鞋,还带他们理了发。回来的路上我问他们开心吗,他们说好开心,并且说已经很久没穿过新衣服,也很久没洗过头理过发了。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酸酸的,我说你们好好学习,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跟老师说,我能帮忙的一定会帮忙。他们露出了羞涩的笑容频频点头。晚上郑同学用爸爸的手机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她说:“徐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今天给我和弟弟买的新衣服和鞋子,它不仅温暖了我们的身更温暖了我和弟弟的心。谢谢您,今后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为班级争光。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您!”看到这条微信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我做了多大的事呢?只不过付出了一份真心和关怀,一辈子不会忘记我,这种奖赏太高了,我只希望你们始终记得这个冬天并没有那么冷,老师爱你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