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想象
(2024-04-18 18:56:45)
标签:
课堂实录 |
联想和想象
课 |
发挥联想和想象 |
上课时长 |
40分钟 |
|||||||||
课 |
第 |
课 |
新授课 |
|||||||||
学习目标 |
||||||||||||
1.了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2.多角度联想和想象,做到联想自然贴切,想象合情合理。 |
||||||||||||
评价任务 |
||||||||||||
评价任务一:了解联想、想象,联系课本,进行方法指导(指向学习目标1) 评价任务二:设置情境,创作体验(指向学习目标2) |
||||||||||||
资源与建议 |
||||||||||||
《如果要写风,不能只写风》音乐歌词:“如果你要写风,就不能只写风。 你要写柳条轻轻柔柔飘入你心中。 竹筏轻轻飘荡,湖面在泛粼光, 船上悬挂的铃儿响呀响呀响叮当。 炊烟向着你的方向飘散,旅人般自由不定越过山峦。 抓不住的气球会飞向哪儿,环游世界之后藏进云端。 写散了的大雾,写倾斜的雨竹。 写迎着大雨慢慢走出艰难每一步。
……” |
||||||||||||
学习过程 |
||||||||||||
新知建构 活动一:激趣导入,展开对联想想象的认识。 展示: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 没有想象力,一切官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法国·波德莱尔
话题:我们走向你,你无以问候,默默为我们送来袅绕的清气。小花小草捧出初冬的笑颜。梵净山类芦,盈盈告诉我,殊途皆碧道,千里同景看。是啊,家乡的凤凰湖边,也是同样的身姿,绵长的紫絮,就像轻摆着季节的音符。当我蹙眉往事…… 猜想老师会想到什么?你就某个景点(植物,亭台,姓氏桥等)想到了什么——
评价任务一: 联想是由眼前的人、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人、事、物的心理活动。 想象是指人们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但又合乎情理的事物形象的心理活动。 不必太研究概念与术语。联想与想象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交织,结合着用。联想,想象,要会“想”。(肖培东语)
活动二:联系诗歌,领悟如何运用联想想象
评价任务二: 归纳联想想象的要领:1.自然恰切;2.合情合理;3.要有新意。 活动三:小组合作,发挥联想想象,续创结合。 四人一组分组围坐,讲故事,每三个小组对应一个题目,分别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皇帝的新装》续写;《十年后的我》 (在下表列出提纲,每小组选取一个代表发言) 评价任务三: 表达顺畅,想象合理,有一定新意。 |
||||||||||||
课后作业:写作实践的三个题目,任选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