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三十年
(2023-09-05 15:42:14)
标签:
教育叙事 |
我这三十年
广福初中
黑板前,我佝偻的身子弯成一张弓,把一支支希望之箭射向远方。
一、村小工作的九年
1992年,我中师毕业后分到了陈汉乡陈院村的小学。这所小学规模不大,五个年级(那时小学是五年制),120多名学生,五位老师,土坯瓦房,地面凹凸不平,饭自己煮,没有自来水。教学条件虽苦,但师生们克服各种困难,教学成绩依然很好。在这里我虽然只工作了一年,但得到了锻炼,对我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1993年,我调到了鸡鸣村的小学,这里的条件同陈院小学惊人地相似。鸡鸣村居民聚族而居,民风淳朴,似世外桃源,由于六十年代依山势修建了钓鱼台水库,导致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许多孩子交不出学费面临失学的危险。由团中央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1989年发起的希望工程惠及到了这个贫困的山村,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为了方便希望工程工作的开展,我加入了香港齐家基金会(这是一个民间志愿组织,主要涉及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帮扶),成为会员,任务是发放鸡鸣村对口帮扶的物资。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改貌工程在1995年动工。1996年暑假,我与朱校长一起赴广州参加会员大会,在会上,我们提出了扩大救助范围的建议,得到了基金会总干事齐涓涓女士的肯定和支持,后来惠及到到本村读中学和大学的优秀学生。当时村子里有个叫朱菊华的孩子,初二失学已经外出打工,通过村乡领导和老师上门做工作,她重返校园,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卫校,现在是市级医院的医师。鸡鸣村前前后后共有十几位孩子在基金会的帮助下考上了中专、大学,圆了他们的读书梦。
1997年,由香港企业家陈平玫小姐和台湾企业家陈维沧先生捐资兴建的庆宜小学(陈维沧先生为纪念自己的老师,鸡鸣小学改为此校名)终于竣工,这是陈汉乡第一所村级希望小学。希望工程的实施,改变了一大批山区失学孩子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山区教育的发展。
在九年的小学教学工作中,我带过小学五个年级的每一门课,做过少先队辅导员、出纳、普九资料员等工作,训练过孩子们多次参加全乡体育和文艺比赛,辅助过1999年在庆宜小学组织的全乡澳门回归文艺汇演,迎接过村小省级普九资料的验收,参与过全乡语文、数学基本功大赛并均获一等奖,1996年11月获得“宿松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称号。
这九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了解了山乡群众对教育的渴求,更加坚定了我献身山乡教育的决心;这九年的教育实践,锻炼了我的能力,全方位提高了自己,促进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001年秋季,由于工作的需要,调我到钓鱼台中学工作,开启了我教育教学的新征程。
二、钓鱼台初中工作的九年
调入钓鱼台初中,我教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兼702班班主任。全新的环境,教学我是一点也不敢放松,但最难的是班级管理工作,面对72人的大额班级,一时还真有点手足无措,我一边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一边摸索自己的管理方法,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做得较满意的是对一位问题学生的成功转化。
开学不久,我陪同班上一个同学去陈汉派出所做笔录,十几页的审讯稿记载着他的劣迹。如果把他推向社会,那是一个不小的祸害,作为教师,我有责任挽救他。通过侧面了解:他从小缺爱,很要强。我经常让他为集体做事,做好后及时表扬。他渐渐地有了自信心,也就更加热爱班集体了。
一天晚上,教室丢东西了,同学们把矛头直指他。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安抚同学们的情绪,我知道,此时只要我的态度稍稍有点动摇,就会前功尽弃。幸好两周之后,真正的小偷被抓才证明了他的清白,他也很高兴,对我也更信任了。恰巧班上劳动班委转走了,我让他临时替代,他接手后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我经常跟他父母沟通,家人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的信心和勇气更增强了。
经过一年的跟踪管理,这孩子变得很阳光。期末,他高票当选为校级劳动之星,后来顺利地读完了初中。据说,这个同学现在干工程,做得还很出色,周围的人对他的口碑还不错。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成为问题学生,作为老师,更应该付出特别的关爱,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用他们自身的阳光去照亮他们身上的阴影,有爱才会有教育。
这个班级融入了我全部的身心和智慧,最后中考成绩出色,现在那个班的孩子在各行各业各显身手,研究生学历的就有十几个,最突出的朱亚明在32岁时就是博士生导师。
陈汉乡地理条件殊特,2004年布局调整,计划撤并钓鱼台初中。随后,学生数逐年减少,当我第二次轮教到九年级时,每个年级由以前的4个班,缩减为3个。我依然教两个班的语文,同时做班主任。当第三轮时,每个年级仅2个班,语文教师富余,我改教数学,一共教了两年初一,教学成绩也很好。
这九年,我主要教语文,先后教过历史、政治、音乐、数学、生物等课程,前后做了六年班主任,兼任学校团委、语文教研组长和出纳的工作,2005年和2008年所带的班级都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不同工作岗位的磨练,让我在初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上更加成熟起来。
2010年秋,钓鱼台初中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我们全体教师并入到广福初中。
三、广福初中工作的十三年
广福初中有教职工50多人,12个班,近800名学生,是宿松县学生数较多的农村初中之一。
2011年秋,学校安排我担任704班班主任,兼本班语文、历史教学,在这一循环中,我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在2014年中考中全班仅7名学生在普高录取分数线下,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居全县第一。
2014年秋,学校安排我接九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这两个班的中考语文成绩居全县第四。
2016年秋,由于班主任变动,我接801班语文,兼这个班的班主任,在2018年的中考中,这个班也取得很好的成绩:王智鹏考取程集高中理科实验班,郑期伟、熊晨、朱云浩考取安师大附属复兴中学理科实验班,吴铭总分年级第一。
在教学的业余时间,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17年任陈汉乡乡贤文化刊物《陈汉沟》首刊责任编辑,2021年8月任陈汉乡乡贤理事会理事;2023年5月连任宿松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老区分会常务理事。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见闻,提升了境界,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广福初中工作的十三年里,我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先后担任了2014、2018、2019和2023四届毕业班班主任,前后陆续十次教九年级语文,做过语文教研组长和支委工作。这些工作均取得不错的成绩,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2014年评为“宿松县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17年评为宿松县第三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2018年评为安庆市第四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论语·述而》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岁月匆匆,转眼我就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干了31个年头,由当初的一个毛头小伙悄然变成了中年大叔,但我还是像刚参加工作一样,热情劲头十足,每天在学校里忙碌着、思索着、提高着。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叫西西弗斯的神,每天推着石头上山,然后这石头又滚落到山下。我觉得我31年的工作跟这很相似:在周而复始的重荷之下,我痛苦并快乐着。
我是一个平庸的教师,品德和才能都很有限,每天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体会到了教学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我又是一个幸运的教师,改革开放时开始读书,南方讲话时参加工作,我见证了祖国教育蒸蒸日上的发展历程;我更是一个幸福的教师,我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我遇到了教育战线上给我指路和鼓励的许多诤友良师。
新时代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我要修炼内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学翠竹精神,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我要满怀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做爱岗敬业的模范教师;我要及时更新理论结构,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育人的本领,做“四有”好老师,为立德树人的目标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后记:教学相长一砚寒,衣带渐宽,鹤发身弯,传道授业不畏难;春弦夏诵三十年,情满山间,师爱无言,立德树人桃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