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老师
(2023-09-05 15:38:36)
标签:
教育叙事 |
以爱为底色
广福初中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正是这句名言,激发了我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大学毕后,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教师,令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在工作中,我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履行职责,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我认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事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爱的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智彗和成功,入职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中我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我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对于后进生,本着从不放下,也绝不能放下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
班级里有一名男生,学习很差连很多的汉字都不认识,还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在家与家长拳脚相加。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我就多次找他谈心,为他制定单独学习任务,在一次次的简单任务完成后给予他鼓励并在班级对他进行表扬,后来他能主动找我背文言文甚至是长篇课文,在一次找我背课文的时候我发现他在课本上一些段落和文字旁注写了一些生僻字的同音字,我就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不好意思的说:“老师,这些生字我总记不住它们的读音,也不认识,写个简单的字在旁边我更容易记住这个字。”我当时就很惊讶这家伙真不错还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我就马上在班级当众表扬了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了他脸上的自信与喜悦,并且告诉他,只要你肯努力,一定能够学的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在他已经会主动找组长背书了而且还能主动找老师听写单词,背诵英语课文,很难想象一个之前连汉字都不认识的孩子既然能背文言文、英语短文!我想这应该就是孩子们身上的潜力吧,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和激发,学生们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能力!现在我把班级卫生角交给他管理,每天都能看到他主动整理劳动工具,看到教室哪里卫生不干净他会主动去打扫,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啊!之前他可是在家与父母拳脚相加的“逆子”呀!现在我从来不用为他的学习操心,他总能在考试中取得进步,而且也重拾起了对学习的信心。偶尔我找他谈心问到他未来的打算的时候他说他要认真学习,不让父母、老师操心,将来到军营里去历练自己,报效祖国!每每听到他那铿锵的誓言我总是很欣慰,这小子总算步入正轨了!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从事教育工作来,我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我至高无上的事。“言传身教”是我作为引导者,领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作为一名教师,我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我,做学生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四有好老师”,要求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我一直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记得我带的一届学生在一次期末考试前,可能是将要迎来快乐的暑假,学生们有些激动,当我走进教室时,教室内一片混乱,满地纸屑、作业本,真像一个菜市场。站在讲台上我心情很愤怒,但是我没有大声训斥学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拿起扫把扫起来,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我想,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我坚决不做。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我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三、严守师德红线,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仁爱之心,做好老师要有仁心,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成长起来,作为教师的我是多么欣慰啊!自从跨上这讲台,担负起班主任工作,我总是从关心爱护他们出发,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引导,肯定他们的成绩,表扬他们的提高,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帮忙他们解决困难。及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教育好孩子。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了提升我的师德水平我一直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真正领会到,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尽职尽责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育教学不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品德修养是教师形象的关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将始终践行教育初心,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