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文墨传温情
(2023-09-04 17:34:20)
标签:
优秀习作 |
悠悠文墨传温情
千隔万里,心心念念,写尽海角天涯乡音远,万顷长夜也写不尽您的爱子深情。
——题记
人生最愉悦的时刻,莫过于读书,寒冷的冬日在书中漫步,脸上早已经泛着春光。翻开一本微微泛黄的名著,轻轻折下书角,墨香扑鼻而来:读辛弃疾的“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读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杜牧的“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更喜欢读《傅雷家书》中远渡重洋也隔不断的爱子深情......
一封封家书,是灵动的文字,感动着正在读书的我。
捧读《傅雷家书》,懂他为人父的碎碎念念。傅雷先生在屋中急促的踱步声,严厉无情的批评声,还有地板的吱呀声,声声入耳。“看来你还是没有坚持啊!怎么退步这么多?万万不可以放弃将来......”当儿子他跌入深谷时,有您语重心长的提醒;当儿子他取得世界比赛第三名时,有您正确的引导他正视前方,必是光芒万丈。真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儿子迎来的曦光初现,有谁不知道有您多少爱的碎碎念念。
捧读《傅雷家书》,懂他长情的陪伴。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我的眼角常有温热的泪水?我相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即使相隔万里,但一位父亲的情感思想始终都在陪伴着儿子成长。在书信中,他们讨论音乐知识、名著画作、诗词写作、传递经验和美好情感。处处可见他们对生活、艺术、平凡琐事最朴素而又独到的见解和家国情怀在不断地擦出火花,又不断地情感升华。
捧读《傅雷家书》,懂他的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傅雷教育儿子要有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要待人谦虚,用语谦和,文明有礼,要有人格、艺术的尊严。一封封家书,谱写一首首充满爱子深情的诗篇。家书中让儿子以心中坚定的信念为利剑,给了儿子同未来的风风雨雨拼搏的力量。甚至恍惚中,我觉得像极了我望女成凤的父亲。
家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贵的瑰宝。我虽然没有体会过对一封家书到来的焦急,但我喜欢,在万物俱寂的夜晚,在暖黄的灯光下,翻起那熟悉的书角,此刻所有的心情通过笔尖直达纸张,再温暖心底,作为慢时光的宝物,好好收藏。中华民族的家书,流露出每一位作者对家人最温柔、最温情的关切,我喜欢这悠悠文墨下的真情。
中国华夏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丰富的文化底蕴,心中是最坚定的信念。文化兴,民族兴,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我们应传承这优秀的传统文化——家书。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使命,每个人就犹如一丝小小的火花,但仍能点亮璀璨的中华星空;我们虽犹如一片小小的绿叶,但仍能传递春的气息。对中华儿女来说,无论走多远,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永远是不会变的。
书信也许就是,想来想去,一字未落,却念你良久,字字入心。
《傅雷家书》,悠悠文墨传温情,封封家书承思亲。此时,读书的我正在回味中......
评语:小作者读书不仅品得真,书信中的场景信手拈来,而且写得美,让人回味无穷。同意推荐!
姓名:蔡伟洋
学校:城关初级中学
年级: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