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简报--课堂实践1
(2023-02-08 10:33:46)
标签:
课堂实录 |
课例二:《安塞腰鼓》(执教教师:吴燕)
v
永远的腰鼓 激荡的生命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朗读技巧,感受安塞腰鼓的特点。
2.品读本文诗意的抒情语言,掌握文中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感受多彩的地域文化,体会西北高原人民的蓬勃生命力,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特有的魅力。
2.掌握文中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安塞腰鼓本身所具有的“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感受西北高原人民的蓬勃生命力。
【设计理念】
基于新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注重学生活动及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力求达到“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走近西北高原
二、美读课文,感知腰鼓特点
学生活动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抒情散文的诗意。
把握朗读要求。
如:划分朗读节奏、标注重音、找准中心词、升调、降调等。
示例:(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3)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学生活动二:细读课文,感知安塞腰鼓表演的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圈划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好一个安塞腰鼓!(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2.请概括出“好一个安塞腰鼓”中“好”的具体体现。
细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表现安塞腰鼓好的句子。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_,你看(听|想)__________”的句式表述,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