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乌托邦靠近人间—读《朝花夕拾》有感

(2023-09-04 17:36:15)
标签:

优秀习作

让乌托邦靠近人间

读《朝花夕拾》有感

宿松县城关初级中学  705 石亦辰

                                  指导老师    唐礼平

 

这个假期漫长而平淡,全然没有放假前所憧憬的那般惬意。于是百无聊赖时选择栖身于文字中,让思绪和灵感漫游在书海。某个夜深人静之时,翻开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去寻觅心中的瑰宝。

读完全篇好像看到,主角在某个黄昏的路口伫立回望,纵然思绪万千,也只能将苦涩缓慢的下咽。在鲁迅先生的描述里,他的童年和成人,全然是割裂的,仿佛置身两个世界,一个叫做乌托邦,一个是人间。

童年的鲁迅,生长在家境殷实的人家,该是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所以他的眼里,万物都让人觉得可爱,甚至脾气古怪执拗的先生,也让人觉得可敬。所以给他买《山海经》的阿长,在隐鼠的怨恨消除后他是那么地喜欢又那么地怀念。一个人在童年时总是最天真烂漫的,不谙世事的残酷,不懂人心的薄凉,不知社会的腐朽黑暗,也不问剥削和欺凌。认为世事该是圆满的,人心该是善良的,社会该是明亮坦荡的,剥削和欺凌是大人拿来恐吓自己话本里才存在的。

而当主人公渐渐长大,揭开那层蒙在眼前象征着水月镜花的面纱,却发现真正的世界并不如此。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尖酸刻薄,恶语相向,封建思想荼毒心灵,反动派势力让社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书中“猫玩弄鼠”,人们只能去地府申冤,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某些中国人随着日本学生为“中国人被砍头”一桥段欢呼鼓掌,就连故人范爱农满腔爱国情怀却被世俗所淹没。这一切是多让人愤怒又可悲!而让他心悸的,这一切,正是作者所处的“人间。”

大厦将倾,风雨飘摇而始作俑者依然作恶多端,挑衅叫嚣,民族利益被瓜分蚕食,民族尊严被漠视甚至践踏。该怎么做?是蒙蔽自己,一味沉溺在所谓美好的“乌托邦”不愿面对,还是始终缄默软弱,任由自己被浑浊与黑暗裹挟?鲁迅给出了他的答案:“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以笔为刃,化作闪电,振聋发聩,刺向人间!我看到对世道不公,他辛辣讽刺,对勇者,他从不吝啬褒扬。

在鲁迅的心中,既然乌托邦只是乌托邦,那么就把这水深火热的渊薮,变成阳光普照、繁花似锦的人间。这对于已处在阳光普照、繁花锦簇的新中国的我们,同样有着启示和思考。现在的世界,不公与偏见依然存在,欺凌与伤害仍然存在,就像总有阳光照不到的罅隙与角落,善良与罪恶共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被光照耀的地方,变得多一点。

作为平凡者,我知道,我们的力量微小如萤火,但萤火如果不去点燃,也就没有光亮。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萤火一旦点燃,一盏一盏微茫的汇聚,也能聚成一片无际的灯海。

在某个恍惚时刻,我也会咧嘴会心一笑,原来我们身处的“人间”,离幻想中永远光明的“乌托邦”,其实并不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