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大概念准确定位教学价值
(2023-01-12 17:38:33)
标签:
教学随笔 |
抓住大概念准确定位教学价值
季正宏
今年教坛新星比赛听《美丽的颜色》,这是一篇传记,我们要抓住什么最有价值的内容来教?不是人物描写方法,不是事件过程的叙述,不是貌似矛盾却有深意的语言,而是“传记的热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为此,传记的真实性具体体现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明确,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文学性体现在突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的人物的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以及细节刻画。过了很长时间,学生阅读传记或者写传记会抓住这两点。这个核心内容就是大概念。
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创造性地科学地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用会专家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而专家则善于运用大概念思维,专家运用大概念思维具体表现在:善于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对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善于用大观点思考问题;善于提出一般性的问题;更为关注解决问题的思想和通法,而不是侧重运用小概念思维,困扰于零碎的知识中,即形成不了结构化的知识。
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表现形态,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但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助升能力,也不是知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对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因为它有较严密的逻辑性和较丰富的关联度,能较好为知识灵活运用服务。
结构化的知识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片段存在的。当学生认识到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共通性、互补性,既可使学生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知识,也可使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结合为一体。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有一句话概括了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关键:“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科学家、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在给《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作序里有这样一段话:“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孩子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是应当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用恰当、生动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
什么是大概念?1.中心性。大概念不是基础概念,而是聚合概念,它如同一个文件夹,归档了许多小概念。大概念居于学科中心位置,体现了学科的学科本质。可以是某学科、某单元的大概念。2.可持久性。学生在学校学了这门学科后,在忘记了那些事实性知识后还存留下来的核心概念。大概念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生活中解释遇到的事件、现象,并解决问题提供科学思维和手段,有益于一生。
现在义务教育部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加强了不同学段、年级、册次之间知识、方法、能力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核心知识呈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进阶式学习形态,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厘清知识的结构性。学习小说,小学学、初中学、高中学,他们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每个层次都有其核心大概念,这些核心大概念串联起小说的整个知识体系,如果小说的每个知识点都学,学得懵懵懂懂,学习重难点突破不了,“多即是少”;抓住核心大概念教学,高效深入,“少即是多”。
小说教学的大概念有:1.虚构性是小说的重要特点;2.小说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3.情节的运行推动故事发展;4.情节的安排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颠倒或交错。5.情节是现实生活的提炼,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6.小说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7.小说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7.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也有人对八下第五单元游记单元,总结的大概念为“外在旅程与内在情感的融合”或者“寻踪觅迹与品尚感悟的一体”,不能脱离游记的核心概念去旁逸斜出。
教师教学时,要明确此文在单元中、学段中的进阶的具体位置,科学选择好大概念,准确确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