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导写作迁移,学写游记作总结--第三课段
(2023-01-11 15:48:21)
标签:
课堂实录 |
第三课段 以读导写作迁移,学写游记作总结
【主要任务:横向比读课文,归纳读写共性,迁移写作构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归纳游记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规律,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总结把阅读经验转化为写作方法的启示。
(二)学习任务
1.精读课文《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了解文意。
2.
四篇课文进行比较,尝试从景物选择、写作顺序、写作手法、情感抒发四个
方面,总结出游记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规律,并把阅读经验迁移转化为写作方法,归纳游记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习资源:《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通读《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结合上一课段所学方法与思路,完成学习任务单六。
学习任务单六:横向比较课文,归纳读写共性(一)
|
课文阅读经验总结 |
写作构思能力迁移 |
描写对象 如何选择 |
《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所描写的景象、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
1.我想写美丽的家乡,是写家乡美丽的景象,还是家乡善良的人们?如果是善良的人们,我将选择哪个人群作为我的写作对象? 2.为了突出这个人群的特点,我想选取的景物和事情是什么?为什么? |
如何安排游览行踪 |
《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游览行踪具体是什么样的?作者如此安排游踪的原因是什么? |
1.我打算按照什么游踪来写作? 2.我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游踪? |
描写方法 如何运用 |
《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写景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1.我想采用哪些写景方法写景? 2.我想用这些技巧来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
作者抒发 情感如何 |
《登勃朗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一滴水经过丽江》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1.在文章中,我想用什么方式抒发情感? 2.我为什么选择这种抒情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