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阅读,阅读予我

(2022-07-09 17:16:23)
标签:

教学随笔

我与阅读,阅读予我(一)

——拼爹不如拼阅读

宿松河塌初中  朱银玲

 

我与阅读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我能记忆时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物质很匮乏,书籍也特别缺乏。我家的经济收入随了大众——穷乏,但我家的书籍却是相当“富裕”,因为我有一个喜欢买书、藏书,喜欢读书的父亲。父亲总爱拿着母亲给他外出办事的钱去买他喜欢的书,每回总少不了受责骂,但父亲总是乐此不疲。正因为如此,在我能随意翻动父亲书柜子里的书时,我就有幸看了“四大名著”,还有《三侠五义》《全唐传》《说岳全集》和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等。

我看的第一套《西游记》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是繁体字版本的,而且是从右边到左边竖着排版的。我读这套《西游记》煞是费了一番功力。因为是繁体字又文白夹杂,每读一句都要翻查字典,幸好家里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供我随时翻阅,查阅好了,我就用铅笔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标注好,虽然字迹很拙劣很幼稚。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有点佩服年幼的自己,读完这套书那是需要何等的毅力;我也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读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多年以后学习“文言文”时,当其他同学还在很吃力认字时,我却能轻松地直接朗读了。

 

这就不由得让现在身为家长的我产生了一点点有关“大阅读”的想法:

首先,重视阅读,从转变观念认识开始

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无数事实表明,广泛阅读不但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绝不仅仅只是提高孩子的成绩。阅读是一种将文字转换为现实场景的能力,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办法,简而言之:凡有所学,皆成能力。正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健全孩子的心理。现在一些孩子抗挫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一点风雨与挫败就让他们不知所措,甚至能让他们走入绝境。但阅读能为他们有限的年龄增添无限的阅历。孩子在目睹完霍金、贝多芬、保尔等人非凡的人生经历后,会相信“磨难就是成功的垫脚石”“风雨之后就是彩虹”;胆小自卑的孩子与“丑小鸭”相遇后,会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也说:“当一个孩子脚下垫上10本书,表明他已经掌握了通向成人世界的密码;当一个孩子脚下垫上100本书,他就具备了与成人平等对话的能力;当一个孩子脚下垫上1000本书,可以想象他的精神世界有多么强大!”

且阅读能力的培养关乎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的一生都是围绕着童年打开的。童年幸福与否,决定于未来感受幸福的水平高低。童年的幸福的味道在哪里?在游戏中、在故事里、在玩具上、在伙伴间、在怀抱里……你看童年的幸福味道藏在“故事里”,让童年多与童话故事、与寓言故事、与神话故事、与经典名著相伴,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能丰富他们的情感,能教会他们仁、义、礼、信等许多东西,能够为其生命成长积蓄充足的养分,能够为他们今后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身为家长,我们不仅要重视阅读能力对孩子今后人生的长远影响。进入21世纪后,人们所要面对的是瞬息万变和纷繁复杂的信息更替。仅以出行为例,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有限,“读”不懂指示牌,车站里总会有“南辕北辙”或来回奔波的人,所以只有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能力,才能让其适应时代的变化,才是给予孩子最大的生存保障。

身为家长,我们还要认识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小开始的。阅读并非一朝一夕、一时一地的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一项耗时长、收益大的工程。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教育的根本,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幼学如漆,3-14岁是儿童黄金阅读期,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反之,如果从小不阅读,小学、初中欠下的“阅读账”长大之后迟早是要还的。

 

其次,重视阅读,请多给予支持。

我们不能、不要一味地追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学习成绩,要支持孩子多阅读、广泛地阅读。要知道“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关”,但“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的关”,其实,课外阅读并不影响孩子学科成绩的提高,反而会帮助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阅读能丰富孩子的见识面,拓宽孩子的视野,有助于发散孩子的思维,甚至能“立德树人”,因为阅读最大的意义在于感染、净化、涤洗灵魂,我们要借助作品中文字所承载的道德力量吻醒、滋润生命,涤荡、净化灵魂。

说到“支持”,我认为是财力支持和精神支持双管齐下。

台湾著名经济学教授高希均曾说过:“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友情再浅也要送书。”现代的家庭绝大数的是能负担起孩子读书的各项费用的,对于孩子的课外书我们要舍得买,但不能只买课程辅导资料和作文选,而且还买孩子感兴趣的,如有的孩子喜欢科技,有的孩子喜欢自然,有的孩子喜欢手工类的,只要他们感兴趣你就给他买。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某一领域有兴趣,有所突破,从而会让他们树立了做事、做人的自信。

还有时间上的支持,不要以我们大人的主观意识来代替孩子的想法,忙于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这可能忙坏了大人,也累伤了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每天就是疲于应付,哪里还能静下心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喻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再有,就是精神上的支持。不要孩子一看点课外书,就觉得孩子不务正业。轻则没收,重则谩骂,横加指责。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这样说过:“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但也要家校联合,把握好分寸,权衡好利弊。只爱读课外书,不爱读教科书,考试成绩不会理想,在升学、就业时就会受阻,正如人们所说“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关”。教科书如同“母乳”,是我们学习成长的根本。但如果既不爱读教科书,又不爱读课外书,必然会愚昧无知;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暴露自身的缺陷和漏洞,“能过今天的关,但绝对过不了明天的关”;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其发展潜力才会无限。


最后,重视阅读,请你参与其中。

身为家长,管教孩子,与其板起面孔耳提面命、空洞说教,不如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身为家长,空闲时请你放下手机、少赴应酬,拿起书本与孩子共读共写共生活,多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阅读,积极参加家校联合举办的阅读比赛、“书香家庭的建设”等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活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