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桑葚红紫时
(2022-07-09 17:14:57)
标签:
教育叙事 |
又是桑葚红紫时
宿松河塌初中 朱银玲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是在细雨迷蒙中开启的,那天我刚准备出门,就看见班上一个文静的小女生笑眯眯地递给我一袋桑葚,说是自己今早在自家屋后摘的野生桑葚,可好吃了。接过桑葚,看它们安静地躺在白色的食品袋里,它们个头不是特别大,也大小不一,没有采摘园里的那种整齐划一、肥胖如黄蜂的身形,小却很紧实饱满,却颗颗红得紫黑。一看就是乡野间自然生长的。我小心地拈起其中一颗的细柄,随便冲洗下,就将桑果塞进口中,刚入味蕾的是水滴的寡淡;细抿一下,瞬间,满嘴就被一种酸甜包裹着,一种清新的甜,一点淡淡的酸,回味之中甘甜就渐渐地占了上风。
一袋小小的桑葚,一个阳光的少年,一份真诚的心意,酸酸甜甜、简简单单、清纯又美好!
晚间批阅“朋友圈”时,坐在我旁边的孩子们看着手机上散发着诱人气息的桑葚,不由地感叹道:“桑枣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废衣服”。听完她们亦正亦邪的评价,她们幼时吃桑葚“盛大”的场面就又浮现在了我眼前。
似乎每个小女孩都有一个穿白纱裙的公主梦。桑葚红紫时,正是纱裙上身时,也是不宜穿着时。此时房前屋后的桑树上挂满了青红的、红色的、半红半紫的和黑色的桑葚,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青红的,艳红的,黑紫的玛瑙或是珍珠,整体看去又似一幅瓢泼的水彩画。如此诱人,怎能叫人不摘颗尝尝呢?尝了那汁水盈溢、入口即化、口感爽甜的第一颗,怎能停得下搜寻的小手呢?等到大快朵颐之后,才发现洁白的纱裙已染成了彩虹裙,脸蛋也瓢泼成了关公脸,小手指已完全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嘴唇、舌尖和牙齿无一不在向你宣告:桑葚仙子刚刚打此经过。
被桑葚“祸害不浅”的还有孩子的爸爸。听他说:他们上下学,要经过一大片河州,而这河州就是他们上下学时的乐园——春有绿草如茵,冬有白雪皑皑,但这些都不及夏天鱼虾与桑葚。桑葚红紫时,若无上学之事挂心头,此处便是他们放飞自我最好的去处。那天,不知是谁,被那满树红紫的桑葚“勾住”了双脚,这一勾,便绊住了一群原本匆忙上学的脚步。他们的味蕾被酸酸甜甜的桑葚挑逗着,就怎么也停不下来了。不知不觉中,“酒饱饭足”后,他们就玩起了“桑葚大战”,那些吹弹可破、稍稍一捏汁水就会弹溢出来的桑葚怎能经得起他们满把满把地攥紧,使劲玩命地扔摔呢?瞬间,在场的每个人,头发、衣服、鞋袜无一幸免,就连正在吃草的水牛也逃脱不了。大战之后,女孩子们气嘟嘟地上学去了,男孩子们则意犹未尽地下河了——到河边去洗洗。这一洗,又在河边发现了玩耍的好对象了——龙虾。在与龙虾的“对决”中,匆忙的时光已近正午。在上学与逃学的徘徊中,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就在此完成一天的“学习”,虽说“学习”的结果是父母与老师的“混合双打”,但这生平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总让他们难以忘怀。
童年不同样,桑树结果子前后我们却是忙于采桑养蚕。清明前后,桑苞绽开了,一瓣瓣嫩嫩的桑叶在雨雾中欢跳,仿佛是知道我们日夜贴身“孵化”的蚕宝宝已经孵出来了。为了让小蚕吃上新鲜的嫩桑叶,我们起得比平时早多了,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总能准时地为躲在课桌抽屉里小蚕们换上新鲜的桑叶。为了养好躲在抽屉里的小胖蚕,班级里弥漫着空前团结和谐的气氛:之前“老死不相往来”的“深仇世家”,从不逾越“三八线”的男女同学,在这一段时间里,桑叶为公,一心向蚕,什么都可以冰释前嫌,什么都可以不计较,只要能养好躲在抽屉里的蚕。
现如今,桑葚因其“滋阴补血、生津润燥、降脂降压、健脾养胃、乌发美容”的功效,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桑葚采摘园,还是在山野溪头,桑葚红紫时总有采摘的身影。只不过有人摘食得是闲趣与时髦,有人吃食的是口感与健康,有人回味的是过往与美好。总而言之,平凡的桑葚给予我们的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