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难再得——陈芸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陈芸,字淑珍,她是清代文士沈复的表姐,同时也是沈复的结发之妻。沈复著有《浮生六记》一书,其中多有陈芸的身影。作为沈家的儿媳与沈复的妻子,陈芸固然有所缺憾,但作为沈复的知己,她却堪称完美。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沈复心中,陈芸永远是他今生唯一的灵魂伴侣,哪怕美人作古,哪怕沧海桑田,“陈芸”二字,也依然会是沈复心中的柔软之地。
陈芸是沈复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与沈复同岁,却年长沈复十个月。她父亲早亡,自幼与其母金氏、弟弟克昌相依为命。家中生活需要钱,弟弟读书也需要钱,面对老母弱弟,陈芸不得不担起了养家的责任,她极擅女红刺绣,便以此维持家计。她生性勤俭,绣出来的东西质量又好,故而陈家虽贫寒了些,却也足称温饱。陈芸不仅勤于家务,更颇喜文墨之事,且记性极佳,幼时咿呀学语,只听父亲讲了一遍白居易的《琵琶行》,她便能自己一字不差地背诵全文。只是后来父亲过世,家道中落,她才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许多年后的一天,她偶然在自家书架上的书中,又一次看到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不由得想起了幼年往事,于是在刺绣之余,她便又开始继续读书学习。再往后,她自己也开始试着写一些诗,曾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可见其才气清丽。但由于没有人教授,她的这些诗大多都是残句。因为是表姐弟的关系,沈复经常跟随母亲往来其家,陈芸就把自己的诗给他看,沈复颇为称赏,爱情的种子,便也就此埋下了。沈复早年定过娃娃亲,是于家的女儿,但女孩儿不幸于八岁夭折,亲事也就随之作罢。当沈母想再次为儿子寻觅亲事时,沈复当即向母亲表示,他非表姐陈芸不娶。沈母也很喜欢陈芸温柔和顺的个性,在一次前去做客的时候,就把自己手上戴的金戒指留在陈家当做定礼,陈芸的母亲金氏也很高兴,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那一年是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那年,陈芸与沈复都是十二岁。
两人定亲后再次见面,是因为家中有人成亲,沈复随母亲去帮忙,当时陈芸也在。等到大家都忙完了,已是夜半时候。沈复说自己饿了,仆人就拿枣脯给他吃,他嫌太甜不要。这时,陈芸暗中拉了拉沈复的衣袖,把他请到自己的房间,贴心地拿出自己为他精心准备的热粥小菜。不料沈复才刚刚拿起筷子,陈芸的堂兄玉衡却突然进来了,看到这一幕,玉衡打趣堂妹陈芸道:“方才我要吃粥,你说没有,原来是被你藏起来了,打算招待自己的夫君啊。”听到堂兄这样说,陈芸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匆忙跑开了。从那以后,她因为怕被人嘲笑,进而落下话柄,就总躲着沈复。这一躲,就是整整五年,直到五年后,十七岁的陈芸嫁给了十七岁的沈复,两个人才又复相见。新婚之夜,陈芸与沈复一起吃夜宵,沈复在桌子底下悄悄牵住了陈芸的手,弄得陈芸的心砰砰直跳。吃饭时,陈芸吃得很少,沈复见状,便让妻子多吃一些。陈芸笑着告诉丈夫说,自己早在数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吃素了。沈复略作计算,原来陈芸开始吃素的日子,正是他患有痘症的那段时日。他这才明白,妻子吃素,就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平安。
婚后,陈芸与沈复琴瑟和鸣,几乎达到了形影相随、寸步不离的地步。夏天的时候,夫妇二人到沧浪亭西侧的“我取轩”中避暑,白昼谈诗论文,夜里赏月观花 ,杂之以射覆饮酒诸戏,过得好生快意。七夕节时,陈芸会拉着沈复一起拜牛郎织女,他们虔诚地祈求上苍,请上苍允许他们生生世世结为夫妇。沈复还特地为此刻了两枚印章,刻的就是上面这句“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两枚印章,一枚红字,一枚白字,白字归陈芸,红字归沈复,以为夫妻之间书信往来之用。之后的几年,对两个人来说无疑是一段极为快乐的时光。陈芸与沈复时而品茶沧浪亭;时而同观太湖烟波和吴江渔火;陈芸还女扮男装,穿着沈复的衣服,和沈复一起去逛了水仙庵的灯会。他们还约定,等日后上了年纪、有时间了,一定要一起把这苏州城里的山山水水都访个遍。陈芸爱好收集旧画残书,每有所获,便喜不自胜,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结集成册,视若珍宝。陈芸还特别喜欢菊花,寄居农家时,她在他们的小院子里种满了菊花。金秋菊花盛开之时,沈复想一边赏花一边吃饭,陈芸就给他找来个卖混沌的摊主,让沈复可以在花丛中赏菊用餐。沈复喜欢琢磨盆景,陈芸就陪他研究盆景,还经常给出十分有用的建议。
陈芸与沈复夫妻二十余载,从来没红过脸,可说是知心知意。古人常道:“白壁微瑕”,饶是陈芸如此可爱雅致的女子,却也有着一个十分要命的短处,那就是她的不通世故。对于这世上千丝万缕的人情纷扰,陈芸缺少经验,一直是左右支拙,难以应对,有时,说话办事也不甚周全。正因如此,才使得她逐渐失去了公婆的欢心。她本有旧疾,至此更是整日神思郁郁,终致旧病复发。后来遇见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憨园,陈芸本想打着为沈复纳妾的名义,寻一位闺中密友来与自己作伴,不想,却又被权势显赫之人夺去。连番打击之下,陈芸终于再也经受不住,撒手西去了,那年她四十一岁,那是她嫁给沈复的第二十四年。从此,这世间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尽只剩沈复一人,寂寞独看,此中滋味,不问可知。昔日汉武帝怀李夫人诗中,有“佳人难再得”之语,这恐怕也正是陈芸故去之后,沈复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