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和政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唐代宗李豫胞妹,母章敬吴皇后。和政公主幼年丧母,被韦贵妃抚养长大。她秉性纯孝,直爽大方,对韦贵妃这位养母,也侍奉得很周到。在嫁给丈夫柳谭后,和政孝顺公婆,夫妻恩爱,两人育有五子三女,为众人所称许。
柳潭的兄长柳澄,娶的是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因此,秦国夫人是和政的婆家嫂子。秦国夫人依靠妹妹杨贵妃的庇护,在当时势力很大,权倾朝野,但和政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私事,去巴结讨好过秦国夫人。秦国夫人在安史之乱前夕病逝,在秦国夫人去世后,和政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留下的儿子,对待这个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这个时候,杨贵妃早就死在了马嵬之变里,杨家也已经衰败多时了。
从小时候起,和政就已经懂得了手足情深的道理,如果拿到什么赏赐,她总是毫不吝啬地分给兄弟姐妹。一次父亲肃宗皇帝生了病,和政服侍很尽心,肃宗就想赏赐田地给她。可和政认为,自己的妹妹宝章公主还没有田地,就把这份田地让给妹妹了。在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陷长安,一众皇室宗亲仓皇逃命。和政和柳潭在逃难途中失散,自己带着几个孩子,奔走在人流之中。后来,和政偶然遇到了自己的异母姐姐、丈夫刚刚去世的宁国公主,于是和政就把孩子们寄放在亲信家里,和姐姐一起前行。没想到没走几步,又遇到一伙强盗,抢走了她们的车马。在柳谭骑马赶到后,和政就把丈夫的马匹,让给了姐姐宁国公主乘骑,自己与丈夫步行陪伴。之后每到一个歇脚之地,和政夫妻都亲自烧水做饭,饭做好后,先给宁国公主吃。三人赶路时,每次遇到危险,和政都会让宁国公主先走,由和政夫妻留下来断后。
后来,和政夫妇在蜀中陪伴唐玄宗,遇到叛军作乱,困唐玄宗于高楼之上。和政不通武艺,不能上阵杀敌,她就亲自为丈夫递箭。柳潭在妻子的鼓励下,站在楼上,一连射杀了五十多名叛军,为援兵的到来,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和政随皇室返回长安,她开始利用皇家特权做生意,很快就攒了一大笔钱。在国家军费紧张的时候,和政多次慷慨解囊,资助军饷。唐代宗继位以后,很信任和政这个妹妹,有许多事情,都愿意和她商议。一次,和政正怀着孕。唐代宗派人来到妹妹家里,说吐蕃又犯边境,有紧急军情,让她快些进宫。柳潭不想让她去,怕她大着肚子,有什么闪失。可和政说,兄长的事,就是她的事,和政还问柳潭,他有没有兄长。和政把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柳潭自然不好再坚持己见,于是就让她走了。柳潭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一语成谶。和政这次进宫后,真的因为太过操劳而动了胎气,当天从宫里回来,就感觉不太舒服。第二天,孩子早产,最后孩子好好的,可三十五岁的和政,却因为难产去世了。
和政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在于,她极其重视亲情。和政与秦国夫人本无深交,却能尽心抚养她的儿子;宁国公主并不是和政的同胞姐姐,在生死攸关之际,和政还能对她悉心照料;得到田地的时候,和政牵挂着着自己的妹妹宝章,怀孕最需要休息的时候,和政执意去帮助兄长。就算是个普通人,能做到这种地步,也实属难得,更何况,和政是个公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