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乐平公主杨丽华,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嫡长女。杨丽华先是从北周的太子妃,一路升职到皇太后,而后随着父亲杨坚代周建隋,杨丽华又从北周皇太后,变成了隋朝的乐平公主。杨丽华这一生,可谓充满传奇。
杨丽华十二岁那年,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主持下,嫁给当时的太子宇文赟为太子正妃。五年后,周武帝病逝,宇文赟继位,是为周宣帝。周宣帝登基后,杨丽华被立为皇后。周宣帝虽然残暴,但是对于权力他还是很看重的。为了防止杨坚一门势力过大,除了杨丽华之外,他还同时立了朱满月等四位皇后,在北周的后宫里,形成了“五后并尊”的局面。继位仅数月,周宣帝就把皇位传给了朱满月所生的太子宇文阐,自己做起了太上皇,而杨丽华,也随之成为了太上皇后。
杨丽华个性温婉柔顺,遇事思虑周全,加之心地良善,待人极好,因此在后宫广有贤声。周宣帝数次无故责备她,她都只是默默承受,毫无怨言。到了后来,周宣帝实在挑不出杨丽华什么错处,也懒得再找借口了,干脆声称要把她直接赐死。杨丽华的母亲独孤迦罗闻讯,慌忙进宫去给女儿求情,一个劲儿给女婿周宣帝磕头,脑袋都磕出了血,这才算保住了女儿一条命。
后来周宣帝生了病,召岳父杨坚入宫侍疾,杨坚在宫中一住数月,在这期间,杨坚与周宣帝的两个亲信刘昉、郑译相处极好。后周宣帝病危,口不能言。刘、郑二人平素无功,为朝臣所轻,兼之新帝年幼,为了保全自己,他们假传周宣帝遗诏,任命与自己交好的杨坚为辅政大臣。杨丽华对此事并不知情,但她也怕大权落在别人手里,对她不利, 得知父亲杨坚掌权时,她的心才算放下。周静帝宇文阐尊杨丽华为太后,封杨坚为大丞相。
此后,杨坚的异心逐渐显露,他逐步削平各种反对势力,最后以隋代周。杨丽华对此深为不满,言语行动时有展现。杨坚虽然没有明确表达过对女儿的歉意,但内心深为愧疚,降旨封女儿为乐平公主,待遇优厚。杨坚曾想让杨丽华改嫁,但杨丽华坚决不同意,杨坚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
杨丽华并没有儿子,只与周宣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宇文娥英。杨丽华经过百般挑选,把女儿嫁给了左千牛卫李敏,婚礼,是按照公主的规格操办的。一次,杨坚请杨丽华赴宴,让李敏作陪。开宴前,杨丽华对李敏说,她把天下都给了父亲,今天,她定要为李敏求得柱国之职。杨丽华还叮嘱女婿,一会儿见了皇帝,皇帝如果给李敏别的官职,教他千万不要谢恩,一定要得到柱国之职才能致谢。在宴席上,隋文帝问李敏现居何职,杨丽华说他不过是个白丁。隋文帝闻言,知道杨丽华对女婿的官职不满意,于是先后加封李敏仪同三司、开府治事,李敏都无动于衷。隋文帝见状,明白这是杨丽华的意思,就说杨丽华有大功于他,他也不吝惜官职,于是再度加封李敏为柱国,李敏这才跪下谢恩。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四十八岁的杨丽华,陪着弟弟巡幸张掖,最终病逝于河西。临终之前,杨丽华向杨广请求,把自己的封地转封给女婿,这样的话,女儿女婿将来就有所依靠了。最终,杨广答应了姐姐。
杨丽华的可敬之处在于,在周宣帝对她并不好的情况下,她的心里仍然装着北周。有人说这是作秀,是她与父亲杨坚演给世人看的一出戏。就算这是一出戏,那我也仍然认为,杨丽华是值得尊重的。至少,在北周灭亡的时候,杨丽华还愿意站出来,唱好这出戏,这就已经很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