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平阳公主去世了。正当大臣们要以公主的标准为这位公主举办葬礼时,作为父亲的李渊站了出来。他提出,他的女儿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与寻常的公主不同,她是有战功的,她的葬礼,应该用军队的规格。就这样,平阳公主,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队之礼下葬的公主。
平阳公主,姓名不详,为李渊与其妻窦皇后之女,唐太宗李世民胞姐。及笄,嫁隋朝千牛卫备身柴绍。
那年,李渊太原起兵之前,平阳与其夫柴绍皆居长安。彼时的长安还在隋朝政府的控制之下,所以说夫妇二人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李渊才会在起兵前写信给女儿女婿,要他们赶紧设法逃出长安,回到太原来。接到父亲李渊马上就要起兵的消息,小夫妻也开始商议如何从长安脱身。平阳当机立断,要丈夫柴绍自己先走,她随后就到,毕竟这是逃命,少一个人,就少一份负担。柴绍纵有万般不舍,无奈事态紧急,也只好如此。
柴绍到了太原以后左等右等,却也不见平阳归来,李渊也为女儿的安危感到担忧,于是便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不打探不要紧,这一打探,可把李渊和柴绍给高兴坏了。
平阳没有光顾着逃命。她把家族庄园里的粮食全都拿了出来,接济周围的百姓,靠着百姓和宗族的支持,又招募了几支绿林义军,很快,平阳也拉起了一支队伍,与隋朝官军抗衡。平阳不仅率军多次击败隋朝将领屈突通的围剿大军,她还领兵破户县,下周至,夺武功,占始平,纵横关中,势如破竹。等到与弟弟李世民在渭水以北成功会师的时候,平阳麾下,已经有了数万之众。会师之后,她与李世民一起,协助父亲李渊攻克了长安。在此后的军事生涯中,平阳一直是自领一军,与柴绍所领的军队同受李世民节制,百姓号其军为“娘子军”,称平阳为“李娘子”。在今天的山西境内,有一娘子关,乃是进入山西的咽喉要道。娘子关本名苇泽关,因为平阳曾率军数万驻守于此,“娘子关”三字,是人们为了纪念平阳和她的娘子军而特别改称,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平阳公主薨,高祖特旨以军礼葬,并亲赐谥号为“昭”,所以,后世称之为“平阳昭公主”。这个“昭”字,在《谥法》一书中,是形容死者生前长得好看,办事勤劳,博学多知的意思。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字了,这个字,平阳也受得起。
在平阳身后,大唐还有许多公主,但上阵杀敌,立有军功的大唐公主,却只有平阳一个。佐父开国,沙场扬威,就凭这份不让须眉的胆识气魄,平阳昭公主,就可称得上是“大唐第一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