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困生表现的往往很自卑,他们在课堂上少言寡语,有时候即使知道答案也没有勇气举手回答,有时候根本没有把思想集中在课堂上,或做小动作,或走神。他们把参与课堂的机会完全让给了其他同学,很少有主动权。即使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也极可能因为没有自信而答错或答非所问,这样使他们屡造挫折。这种长期的在课堂中的不作为,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灰心丧气,提不起半点学习的兴趣。当然这样的学生往往也是不和群的,孤立无援的,甚至可能遭到学生的讥笑和嘲讽。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多一点关注、赏识和友善。
班级中的每—位学困生,在课堂努力给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一直注意—些适当难度的题目,给他优先回答的机会,让他体会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一部分,发挥学习上的主动性,慢慢溶人到班级中来。组织讨论的时候,让学生分组先进行交流,可以让学困生和成绩较好的学生组成—个小组,教师事先嘱咐好优秀的学生要带着学困生一起解决问题,给他们平等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让学困生解决—些相对来说容易一点的问题,让他们也能感觉到自己是小组中的—分子。在全班交流的时候,给他们优先回答的机会,鼓励他们以后可以回答得更好,使他们觉得自己也有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有进一步表现的愿望。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老师也一定要在他面前表露出高兴和满意的态度,获得大家的认同,让他感觉温暖而振奋,若进步再大些,我还经常以家校路路通的形式写段表扬词
,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进步,让家长分享他进步的喜悦,使他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深信
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