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崔道怡老师讲小说创作“结构”

(2019-10-27 09:00:19)
分类: 文坛诗话

小说是生活的魔方——结构:为美造型美的造型 小说须经构思完成。构思贯穿创作活动始终:起先要思谋,按照自己的意图,把材料组装成有机的整体;随即要考虑,怎么剪裁、布局、调节、润色,才能切合理想;最后要修正,达到通体圆融,取得完美造型。为此,需要讲究结构。 若小说家把握的语言、细节、情感、思想、人物、故事,都已达到一定水准,那么多能同时完成这六要素的联系与融合。作家的思想和人物的个性,有其内在的经络体系,这体系即结构之命脉。经络促成并维持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和谐完整。 内容是小说各种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总和外部的造型。内容是基础,体现小说质的特性。因此内容决定形式,总是先于形式。然而,反之,形式也决定内容。因为,离开了形式,内容便无所依托。相同的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在艺术领域,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尤为显著。有时,内容即便找到了与之相应的形式,也不一定能具有纯正之美的造型,甚至不一定能取得生存的可能。在通往艺术之美的路途中,形式的独特创造,有时会比内容的独到把握更为重要。 形式美的独立性,是使艺术得以建立的缘由和依据。因为,文学的形式,表现为艺术的形象。小说显示生活图景,是以语言为媒介描绘,经由具体可感之形象组合而成。组合的方法与形态,也就是结构。结构,是为美造型,是美的造型。 在既成的艺术造型中,结构是体现作家美学理想和艺术素质的形式,是小说题材和主题化合成为一个艺术实体的外在形态。题材包含人物、故事和环境,结构便是小说家依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人物、故事和环境进行有机地组织与安排。 小说故事又包含有情节、细节、场面、线索以及非情节因素等,结构便是小说家按照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在特定的环境里,对情节、细节等诸多方面进行艺术的剪裁和布局。结构是一种技巧,是完成小说创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辑矣。”(刘勰《文心雕龙》)同样内容,善结构者妙笔生花,一般内容也能写得意趣盎然;否则,可能写得一塌糊涂,反不如原生态自然清楚。 但是,当小说家把思想情感倾注于表现对象,他所观照的人物、故事、环境便已开始凝聚。“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刘勰)“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 而具百骸之势。”(李渔) 这就非技巧所决定,就不是最后才完成的了。“文经”与“精血”,是使生活成为艺术的基因与核心,决定结构特色。叙事结构,讲求情节的发展过程,有因果有曲折有高潮。抒情结构,追求氛围的渲染,有景物有节奏有心理。写人结构,强调性格刻画,凸现冲突和细节。表理结构,注意逻辑严密,穿插旁白和意趣。 在这些特色制约下,一旦确定了题材与主题,也便认定了这一具体作品结构的基本路数。明确把握内部结构的基本路数,才好求得外在表现形态的最佳效应。 小说家把握特定艺术材料所要求的内部结构基本路数,就要凭借他掌握的技巧,使外在表现形态尽可能完美的具体化、物象化、个性化,将故事叙述得引人入胜,把情感抒发得动人心弦,将人物刻画得新人耳目,让理趣表达得耐人寻味。 而客观的“文经”与“精血”,指的又是小说家的主观意图及其指引下作品的主题。客观的生活内容,只为结构提供材料基础,形成结构机制,要靠主观意图。“主题是孕育在作家体验中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生活暗示给作家的,它潜伏在印象仓库里还没有成形。当它需要用形象来体现时,会唤起心中的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高尔基)结构,就是小说家赋予小说题材与主题的一个形式。 “一些不能深入体会艺术的人,常常以为一个艺术作品之所以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只是因为在一部作品中活动的总是同样的一些人物,一切都安排在同一纠葛上面,或者作品所描写的都是一个人的生活。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这只是肤浅的观察者自己以为如此而已。把任何一个艺术作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因此而产生了反映生活的幻觉的那种‘士敏土’,决不仅仅是人物和情境的统一,而是作家对待对象的那种独特的、伦理上的态度的统一。”(托尔斯泰)小说家这样而不那样结构,主要源于所表达的思想倾向,而不仅止于所运用的材料内容。“对待对象的那种独特的、伦理上的态度”,是小说家对生活的个人感受和见解,也就是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这才是结构的原动力与凝聚力。小说家对所描写之生活的感受和见解是统一的,自会形成这一篇作品的主题。 主题发展的逻辑,受制于艺术美感核心,又反过来制约美感核心的落实。正由于主题的需要,才这样而不那样确定重点,这样而不那样选择类型。 主题是神,结构是形,形必须从属并服帖于神,恰切体现出神,而后才能取得它自身。因此,在结构过程中,如何组织材料,安排人物,处理情节,布置环境,何处正面描写,侧面交代,着力渲染,闲笔烘托……都应以能充分、鲜明、突出而又巧妙地表达主题为依据。这样做,才好兑现小说家对待对象那种独特的伦理上的态度的统一。然而,小说家所运用的材料,他进行搭配和排列的内容,在作品中互相连接和制约的人物、故事、环境,即题材本身,也是重要的。主题明确以后,结构就是处理这三者关系。主题有时还会变动和深化,就又反转来导致结构调整。所以,探讨人物、故事、环境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必要的。 跟结构关联最紧、最大的,是人物。 假使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重点落在人物身上,那么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就会成为结构的轴心。以人物为轴心,故事与环境退居次要,突出的是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做什么、想什么,他是怎样做、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可以是一个片断,可以是几个侧面,也可以是一生一世一部传记。 这一类型小说,结构的任务在于刻画人物的某一特点或总体面貌。其结构形态,仿佛是点的凝聚——有关人物的各个点,以及围绕人物各个点的零散事件与环境,向人物性格与命运的中心靠拢,形成一个有棱有角有血肉质感的雕塑。 跟结构关联最早、最多的,则是故事。以故事为中心来表达主题,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便是结构运行的轨道。随着人物进入小说,作为性格历史的情节取代故事的地位。情节也是故事的叙述,但重点在因果关系。以情节为轴心,结构就是对因果关系的安排了——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事后来怎样发展,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这事最后怎样了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了结……可以是一事单线,可以是几事并行,也可以是一事为主几事连环、套叠、复合、交错。 这一类型小说,结构的任务在于叙述事件的性质特色和前因后果。其结构形态,仿佛是点的 延伸——由事之因出发,经过人物与环境起相应作用所造成的曲折,进展到事件之果,形成一根有头有尾有一定长度的链条。 跟结构表层看似没有关联而实际上与结构深层联系密切的,却是环境。 在以人物或情节为轴心的小说里,环境实质上只起陪衬或背景作用,但当主题主要依靠作家主观抒情或人物心理活动来表达时,性格与因果就都不甚重要了。重要的是由客观环境或主观心态产生的一种氛围、一种情绪——没有中心事件,不见主角人物,显示的是细节的剪辑、场面的组接、心灵的震颤、意识的流动。可以是世态风情的实录,是迷离扑朔的梦幻,也可以是既真切又朦胧的情绪结晶。 这一类型小说,结构的任务在于抒发主观感受,映现心理印象。其结构形态,仿佛是点的扩散——以心为核,引发辐射,形成一团笼罩一切却虚无缥缈的气流。 由于人物、故事、环境在作品中的地位不同,结构至少可分三大类型。又由于它们在各类型中所占分量不同,彼此间相互交叉及其所占比重不同,同一类型里又会存在多种层次,小说结构总是千变万化的。况且,结构归根结底不是单纯技术的程序装配,总会因每一作家具体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水平而各不相同。犹如儿童玩具魔方,六种不同颜色的二十六个小立方体组合,可以产生4325亿亿种以上的变化。——小说结构技艺,就是生活的魔方。

2019.10.27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