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张中信:丧变|传奇故事
文学天空
百家号10-20 21:28
关注
《文学天空》网刊关注原创,传播优秀作品,主发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欢文学天空,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文学天空。
著名作家张中信小说集《匪妻》封面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小说天地:
大巴山风俗,人死必办丧,办丧必哭丧。哭丧既是对死人的一种安慰,也是活人寄托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巴城人眼里,人死了若无人哭送上路,死者就会幻化为厉鬼,轻者有可能使近亲后代出现聋哑现象,重者则可能危及后人性命。因而,无论如何,活着的人是惹不起死去的人的,也不应该惹死人的。
而要判定某家是否出现丧事,只远远地需听那呼天抢地的嚎啕哭丧声,便可得知二三。
哭丧,既然成了巴城的习俗,对于那些没有亲人的孤寡老人,或死时亲人不在身边,或生前霸道死后亲人不愿哭送的三类人,便需要有人代哭。于是,巴城的哭丧业应需而生,应运而旺,以至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业。很多人都加入到这个不需投资,只需有一副洪亮嗓音便可从事的行业。
阿香婆是巴城从事哭丧业中最棒的一个。她早年丧夫,膝下无子,又无家产。为了生存,不得已才选择了这个职业。
阿香婆音域宽广,气息十足,哭高腔时可上九天;泣低调时,又呢喃似咽;需嚎啕时,则山崩地裂;到饮泣时,更鬼神同悲。她不仅嚎哭,还辅以叩头、捶胸、顿脚等一连串肢体动作,达到最高潮还会以头撞棺作寻死觅活状,直撞得那黑漆棺木“咚咚”山响。每到此时,再心硬再挤不出眼泪的主人或亲戚,悲伤的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嘀嗒”流淌下来。
到了这时,丧事的悲伤气氛才算被阿香婆的嚎哭烘托到了极至。
然阿香婆最引人瞩目的还不是她的哭腔,而是她无师自通,自编自唱的哭丧才华。她从未上过学堂,斗大的字不识一箩,却记忆力特好,凡别人哭过的词,她过耳能详,并根据自身理解,能因人而异,顺应时代,边哭边道出死者生前的闪光点,边哭边说出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当然也要适时数落出父老乡亲们对死者的称颂。
有了哭丧本事,好歹会有一些收入,阿香婆总算可以过着相对安生的日子。大概因为那份职业不太光彩的缘故,阿香婆始终没有再婚嫁,过着孤身的日子。自然也无法像正常人家那样享受夫唱妇和、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后坝的杨十三爷,生前脾气粗暴,一生娶了三个老婆,都未能留下一男半女。那些跟他的女人命运也更悲惨,要么被他拳脚打跑了,要么被他一纸休书休掉了。可被他打发走的女人,嫁了别人后却接二连三地生男育女。所以,杨十三爷这一辈子过得郁闷极了,不时心头鬼火冲,想起此事便伤心欲绝。
眼看年过六十,依然没有传宗接代的后人,杨十三爷在愤愤不平中过日子。那样的日子,自然不会轻松。因而六十刚出头,杨十三爷便在愤恨交加中,郁郁离开了人世。
杨十三爷无妻无子,丧事只得由邻居们商量着办。轮到找哭丧的人时,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接招,邻居们正在着急。阿香婆却不请自来,一口应承愿意为杨十三爷哭丧。
发丧那天,阿香婆身穿斜襟服,面色悲恸地来到杨十三爷的灵前。就见她神情肃穆,先是在面盆里清水净手,已示心诚意正;然后轻手轻脚地用毛巾仔细地为死者揩脸装殓;继而是跪地焚烧纸钱,口中念念有词,为死者在黄泉道上开路;最后便是运足气力仰天长啸三声,要为死者安妥灵魂,在奈何桥上招魂引路。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阿香婆一丝不苟,安详得像是在家做针线活儿,速度不紧不慢,动作张驰有度地进行着。仿佛她面对的不是一个僵硬的死人,而是一个熟睡的男人。
前面三项仪式陆续完成后,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项仪式:哭丧。随着八个汉子的一声闷喝,装殓有杨十三爷遗体的棺椁被高高地捧起,随即稳稳地放在堂屋正中位置。赓即,堂屋里便传出一阵呼天抢地的嚎哭声,那便是阿香婆的哭丧声:
“哎哟喂——啊呀呀——
十三啦你说走就走,咋就一去不回头呢?
哎哟喂!你从小吃苦受累,长大就想成家立业——
你就想传宗接代呢——你就想有个一男半女呢
咳…咳…你娶妻,一个、两个、三个,你试不过三呢
你试过了三个,老了也无妻无子呢——
哎呀喂——你无妻无子好孤独也
你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你都试过三个了为啥就不再试呢——啊哈哈
…… ……
如今你撒手就走,撇下我?再也看不见我呢?
你不知道我其实好想跟你试试呢——
你现在撒手就走了,一了百了,啥也看不见呢?
我哭你我怨你我想你我恨你我不想活了呢——
你都走了,我咋个活也——
我活不下去,这就跟你一起去哩——
哎呀喂——十三啦,我跟你来了哩……
当阿香婆哭到“我这就跟你一起去”时,突然声嘶力竭,痛不欲生,边哭边用自己头颅“呯呯咚咚”猛撞杨十三爷那早已冷冰的棺椁。
开初,听丧的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阿香婆哭丧原本就很有自己的章法,也很具有震憾力。大家都以为她不过是哭得太投入了,用头撞棺,也只是哭丧哭到极至的表现。因而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人出面劝阻。
直到阿香婆撕天裂地大声哭喊“我来了哩”,突然冲身而起,发疯般地对准杨十三爷的棺木猛然撞去,就听“咕咚”声响,刚才还惊炸炸刺人耳膜的嚎哭声戛然而止。阿香婆满头鲜血淋漓,慢慢地瘫倒在杨十三爷的棺椁前。
当忙碌的人们猛然回过神来,发现阿香婆的异常举动,急忙冲上去想要拉住她时,她早已一头栽倒在地,气绝身亡。
人们为阿香婆装殓时,发现她的斜襟衣衫里还穿着一件与杨十三爷身上颜色相同的衣衫。
遗憾的是,当阿香婆下葬时,巴城众多的哭丧者中,居然没有人愿意为她哭丧……
本文由张中信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作家张中信近照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本文审稿:张学文
插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