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张中信:野地|草野奇闻
文学天空
百家号10-20 20:09
关注
《文学天空》网刊关注原创,传播优秀作品,主发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欢文学天空,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文学天空。
著名作家张中信小说集《匪妻》封面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草野奇闻:
巴城的西南端,自古为米仓古道连接川陕两省的要塞之地。桥名柳津桥,乃古人折枝送别之地。就在桥头上之地,有一块凹形的野地,荒地杂草丛生,落英缤纷,风光妩媚,奇怪的是,居然很少有开发商到此涉足。
据说,野地早年曾是歌舞升平的风流之地,盖有一溜差参错落吊脚楼,前临古道,后偎巴河,古道自若干房檐下穿过,是一家半遮式的“穿心店”。房屋的主人,是一个游荡江湖的奇女子。修建如此规模浩大的房舍,却也不见她做啥买卖活计。房舍中却时常传出男人女人快活嬉笑的声音,尤其是夜泊巴河的船排,基本上是盯着那临河悬挂的大红灯笼度过的。
行文至此,谁都明白,那是家从事打情卖俏职业的青楼。说通俗点,那楼中的女子都是从事男女快活事儿的。巴城人因此对之嗤之以鼻,过路时也转着身子,斜着眼,不屑一顾,生怕一不小心看见那污秽的男女之事,倒了八辈子血霉。可是,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却少不了有一些穿皮鞋的巴城人暗中潜入,逍遥快活,天亮前又偷偷溜走。也许,那些白天指指戳戳者,就是晚上偷偷进去快活的人。
岁月流逝,沧桑变化。那曾经闹热的地方已变成一片荒冢、野地。因曾是花柳之地,被视为不祥,巴城始终没人愿意在那块野地上修房建屋。这些年,城市日益扩张,街道四通八达,眼看昔日的野地已逐渐被各式建筑层层包围,仍没有人敢在那块土地上修房建屋。或许有胆大者蠢蠢欲动,想在野地上做点啥,却招来街坊邻居们的一致反感,美好的愿望很快便成了泡影。没办法,野地只好继续荒芜着,成为巴城城市繁华地段的一道荒芜风景线。
终于,轮到政府为那块野地发愁了。可即使政府给出了最优惠的招商政策,也无法打动当地那些投资商的心。这时,来了一个外地客商主动提出要在此地修建商厦的要求。政府简直求之不得,生怕外地人反悔,连卖带送,并以最快速度办齐了各项审批手续。那外地人也真能干,仅仅半年时间,便在野地上修起一幢三十九层高的洋楼,洋楼四周,仅铺店门面就达两百余个。
那大楼修得气派豪华,中西合璧的风格,装饰华丽的外型,开放轩敞的构造,一跃而成为巴城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大楼主体工程刚完工,已有数十家公司、企业联袂而来,或租赁办公,或开办旅行社,或经营娱乐场所。一时间,大楼成了巴城人气最旺,经济效益最好的风水宝地。
一向沉寂的巴城,由于拥有这座气派的摩天大楼而名声大噪。那个敢于投资的外地人,原本只是一个实力较弱的小老板,就因为他豪华的胆量和气魄,成为颇受巴城人欢迎的投资商,一跃而成为腰缠万贯的巴城房地产界大佬。
竣工那天,巴城党政头面人物面带微笑纷至沓来,挥动手中的剪刀,为大楼的竣工剪彩。外地大老板兴奋得满脸红光,手中捧着香烟,见人就发,那冲喜的鞭炮声直炸成一团,浓烈的硝烟包裹了巴城大半个天。
外地人因为投资搞房产开发,成为巴城的外来投资商,获得了巴城“荣誉市民”称号,终日里忙着跟政府官员和外地客商谈生意,做项目。进出大楼的人操着南腔北调,络绎不绝,他们的生意火爆极了。
轮到巴城人发愣和发傻了,于是,有人羡慕、有人后悔、有人愤恨。羡慕那个外地佬有胆量,后悔自己当初没眼力,更愤恨老天不公,为啥偏偏让外地人发了呢?便有人跳脚骂娘:“他娘的,好端端的土地,凭啥子要让给外地人发财呢?”
张中信:野地|草野奇闻
文学天空
百家号10-20 20:09
关注
《文学天空》网刊关注原创,传播优秀作品,主发小说、散文和诗歌等作品。如果你喜欢文学天空,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文学天空。
著名作家张中信小说集《匪妻》封面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草野奇闻:
巴城的西南端,自古为米仓古道连接川陕两省的要塞之地。桥名柳津桥,乃古人折枝送别之地。就在桥头上之地,有一块凹形的野地,荒地杂草丛生,落英缤纷,风光妩媚,奇怪的是,居然很少有开发商到此涉足。
据说,野地早年曾是歌舞升平的风流之地,盖有一溜差参错落吊脚楼,前临古道,后偎巴河,古道自若干房檐下穿过,是一家半遮式的“穿心店”。房屋的主人,是一个游荡江湖的奇女子。修建如此规模浩大的房舍,却也不见她做啥买卖活计。房舍中却时常传出男人女人快活嬉笑的声音,尤其是夜泊巴河的船排,基本上是盯着那临河悬挂的大红灯笼度过的。
行文至此,谁都明白,那是家从事打情卖俏职业的青楼。说通俗点,那楼中的女子都是从事男女快活事儿的。巴城人因此对之嗤之以鼻,过路时也转着身子,斜着眼,不屑一顾,生怕一不小心看见那污秽的男女之事,倒了八辈子血霉。可是,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却少不了有一些穿皮鞋的巴城人暗中潜入,逍遥快活,天亮前又偷偷溜走。也许,那些白天指指戳戳者,就是晚上偷偷进去快活的人。
岁月流逝,沧桑变化。那曾经闹热的地方已变成一片荒冢、野地。因曾是花柳之地,被视为不祥,巴城始终没人愿意在那块野地上修房建屋。这些年,城市日益扩张,街道四通八达,眼看昔日的野地已逐渐被各式建筑层层包围,仍没有人敢在那块土地上修房建屋。或许有胆大者蠢蠢欲动,想在野地上做点啥,却招来街坊邻居们的一致反感,美好的愿望很快便成了泡影。没办法,野地只好继续荒芜着,成为巴城城市繁华地段的一道荒芜风景线。
终于,轮到政府为那块野地发愁了。可即使政府给出了最优惠的招商政策,也无法打动当地那些投资商的心。这时,来了一个外地客商主动提出要在此地修建商厦的要求。政府简直求之不得,生怕外地人反悔,连卖带送,并以最快速度办齐了各项审批手续。那外地人也真能干,仅仅半年时间,便在野地上修起一幢三十九层高的洋楼,洋楼四周,仅铺店门面就达两百余个。
那大楼修得气派豪华,中西合璧的风格,装饰华丽的外型,开放轩敞的构造,一跃而成为巴城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大楼主体工程刚完工,已有数十家公司、企业联袂而来,或租赁办公,或开办旅行社,或经营娱乐场所。一时间,大楼成了巴城人气最旺,经济效益最好的风水宝地。
一向沉寂的巴城,由于拥有这座气派的摩天大楼而名声大噪。那个敢于投资的外地人,原本只是一个实力较弱的小老板,就因为他豪华的胆量和气魄,成为颇受巴城人欢迎的投资商,一跃而成为腰缠万贯的巴城房地产界大佬。
竣工那天,巴城党政头面人物面带微笑纷至沓来,挥动手中的剪刀,为大楼的竣工剪彩。外地大老板兴奋得满脸红光,手中捧着香烟,见人就发,那冲喜的鞭炮声直炸成一团,浓烈的硝烟包裹了巴城大半个天。
外地人因为投资搞房产开发,成为巴城的外来投资商,获得了巴城“荣誉市民”称号,终日里忙着跟政府官员和外地客商谈生意,做项目。进出大楼的人操着南腔北调,络绎不绝,他们的生意火爆极了。
轮到巴城人发愣和发傻了,于是,有人羡慕、有人后悔、有人愤恨。羡慕那个外地佬有胆量,后悔自己当初没眼力,更愤恨老天不公,为啥偏偏让外地人发了呢?便有人跳脚骂娘:“他娘的,好端端的土地,凭啥子要让给外地人发财呢?”
本文由张中信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作家张中信近照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
本文由张中信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作家张中信近照
张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琴台文艺》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出版《风流板板桥》《匪妻》《失语的村庄》《哦,野茶灞那些事儿》《成都书》等著作25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四川文学奖和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