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给自己算命———尹燕忠

(2016-05-05 17:49:35)
标签:

杂文随笔

分类: 杂文随笔

     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幼年丧父,他母亲希望将来他可以有门手艺生活,便让他学医。一次,袁了凡上山采药,遇到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先生,自称姓孔,善于推算人的命运。袁了凡很好奇,就让他算,孔先生说:“你本是个当官的命,明年就能考中秀才,还是别学医了吧!”

    袁了凡将信将疑,征得母亲同意后,弃医从学,第二年果然考中秀才,连考试的名次都跟孔先生算的一模一样。袁了凡服了,把孔先生请到家中,让袁了凡服了,让袁了凡推算自己一生的命运。孔先生算得很详细,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做贡生,哪一年可以在某省当县长,甚至告诉他,他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寿终正寝,命中没有儿子。

  袁了凡把孔先生的话一一记录下来,想再验证一下。有一次,按照孔先生推算的做廪生所应领的米,应该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可领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一位屠姓学台就批准他补了贡生。这让他心里犯起了嘀咕,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是否还灵验。 不料没几天,这事被另外一位杨姓代理学台驳回,不准他补贡生。结果一直到丁卯年,才准许他补了贡生,他仔细一算所得廪米,果真是九十一石五斗,分毫不差。

  经过这件事后,袁了凡相信一个人的进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他就豁然开朗了。本来嘛,既然一切都是命定的,那还不辞辛苦地折腾什么呢?心态放开后,他整天游山玩水。

有一天,他到栖霞山闲逛,遇到了云谷禅师。或许是从这个年轻人脸上,看到了不应有的荣辱不惊的淡定与从容,云谷禅师大为惊异,问他说:“自从你进来后,我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袁了凡老实地回答了事件的经过,说:“既然命运都是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再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用呢?”
   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了不得的豪杰,哪里知道,你原来只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哪里有不可更改的定数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此后袁了凡埋头苦读,发誓打破命运的魔咒。第二年,他参加秋季乡试,高中第一名,而孔先生给出的定数是第三名。随后,袁了凡到京城参加会试,竟然考中了进士,这在孔先生的命运预言里是不存在的。
  从此,袁了凡把所谓的定数完全抛在了一边,经过努力,他不仅当了县长,还在兵部当上了司长;不仅有了孩子,不仅活过了53岁,还活到了74岁的高龄,并且还有了儿子。69岁那年,袁了凡把自已身体力行改变命运的事,写成了《了凡四训》传给后人。
  决定我们命运的,从来不是上天的定数,而是我们的想法。一个人最有可能把握的,就是自己的行动。

    这就是毛泽东说的:“中国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说句刻薄话,相面算命者他自己都算不了自己的命,很苦,他除了忽悠大款大腕去。

                                2016.5.3安城史志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