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李存葆谈情感的积累——尹燕忠

(2016-03-11 19:12:36)
分类: 文坛诗话

    艺术家罗丹说:“有情既是艺术”。王蒙先生说:“作家应具有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他们都说到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笔者有幸听到《花环》《坟茔》作者李存葆先生的几次授课,将他讲情感积累的经验之谈写出来,以供广大朋友及网友欣赏,提高写作水平,并借此打破什么文学创作上的神秘感、神圣感、玄学感。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写出了《许茂和他的女儿》成名,他说:“写作上什么秘密也没有,只不过是注重了情感的积累,注意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而已,我是从山间小道上走出来的农民作家。”

    李存葆先生说:1979年初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我先到云南前线呆了七个月。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在采访时我详细记录的那些战斗方案、战果、乃至英雄人物的壮举都在我脑中渐渐模糊了。但是,战争中那些“感情曝片”却越来越在我眼前闪亮;战前战后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小镜头”仍不时在脑中闪回。在前线时,我听到这样一件小事:一天,一群傣家姑娘在溪边给从前线送下来的烈士洗涤遗体。这个傣家寨子中的青壮年都支前去了,给烈士洗遗体、穿衣入棺的事便由姑娘们来做。这时,一位傣家老阿爹走过来,声音颤抖地斥责姑娘们:“你们怎么这样狠心,凉------水凉啊!”姑娘们当即会意,急忙去抱柴禾,去烧温水。这件听来的小事使我心灵发颤:死者是没有知觉的,而傣家阿爹偏说水凉,多么圣洁的感情啊!我没有目睹这件事,但脑中却常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翠竹环抱的大山中,一泓清溪从远处流来。几个傣家姑娘怕是惊醒了烈士的睡梦,又怕触动那累累弹伤引起烈士的疼痛,含泪,用洁白的毛巾蘸着温水,在烈士的身上轻轻地擦拭着------

    还有一次,我去赶街,在集市上,我目睹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十六、七岁的苗族姑娘要买一位老大娘的一篮鸡蛋。这苗家的一老一少正在争执价格时,旁边有人告诉那位老大娘说,这位小姑娘是用献血的钱来买鸡蛋送给伤员的。老大娘一听,眼泪汪汪,一下挎起篮子对小姑娘说:“孩子,咋不早说------说了还用你花钱买,走,你领路,咱把鸡蛋给伤员送去!”周围卖鸡蛋的人们一听,也都默默无声地挎起鸡蛋篮子,排成一支长队,朝野战医院奔去。望着这支送鸡蛋的队伍,我顿时眼里模糊了------

    这些从普通民众、普通干部战士身上感受到的美好情感,我尽力把它溶化到作品的字里行间。

    情感的积累不能靠一时一事,搞创作的应随时随地张开爱憎分明的情感之网,去扑捉情感的信息,并把它贮存起来。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澎湃的感情便可引起作者抑制不住的创作冲动,由此而产生的作品才有可能撞开读者的心扉。多年来,我接触连队和战士比较多。我常常觉得,战士是艰苦和困难的代名词,革命军人是人世间付出代价最高、牺牲最大的一种职业。1981年秋我去华北某地参加军事演习的部队生活,采访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连队在深山里施工一年半,任务完成后,下山的时候是晚上,通信员在前面打着手电照路,后面的战士一个拽着一个的衣服往山下走,象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一样。为啥?因为在深山里施工期间很少吃到水果和青菜,全得了夜盲症!当时我深深感到,正是这些普通的干部战士,他们不思酬劳,不计荣辱,抵御了外侮,捍卫着华夏。有些人对部队的真实生活并不了解,特别是住在城市里的青年人。看完演习回到北京,一天,在西单我无意中发现,一位外地来的战士(事后我知道他是从黑龙江边防部队来的),向两位“摩登”青年问去颐和园该怎样乘车。其中一位青年装得很认真地样子,告诉那位战士先坐去东单的车,然后再如何转车,末了说:“我俩都是老北京,保准错不了!”战士连声称谢。那两位时髦青年走出二十几步远后,仰天吹了两声口哨,便哼了起来。我连忙上前拉下将要蹬车的战士,告诉他去颐和园该怎样乘车。那位朴实的士兵愣了半天神,继而重重地长叹了一声。从北京返回济南后,那声长叹仍不时地刺痛我的心。我感到,作为一个部队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把部队的真实生活,把士兵的战斗风貌和可爱之处告诉广大读者,也告诉那仰天吹口哨的年轻的同胞。这些所见所闻,这些情感积累,是后来诱发我写《花环》的动因之一。

   “情者文之经”。文学的特殊力量在于感染,在于以情动人。情感因素是我们审美感觉中最基本的因素。在欣赏作品时是这样,在进行文学创作和形象思维过程中也是这样。在我们进行生活积累时,应随时注意情感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字里行间流动着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李存葆给我们留下了实在的宝贵财富。

                         2016年3月11日安城史志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