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聘与任用的原则
(1) 因事用人原则
英国管理学家杜拉克曾提出管理者应“因事用人”,不能“因人设事”的观点。因事用人就是根据“事情”或职位任务的需要来确定组织机制和员额。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应任用相应专长的人,这样才能起到有效性。幼儿园要根据工作的需要设立岗位,选用人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根据幼儿园规模和性质,全盘考虑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和所需设立的岗位及人员编制,进而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任职条件,选聘任用合适的人承担相应的保教工作。
(2) 用其所长原则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做到了解教职工的长处和优点,如每个保教人员的工作态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工作能力等等,然后从长处着眼,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职员工的潜力,才能做到人尽其用,用其所长。
(3) 任人唯贤原则
任人唯贤就是指用人时只选德才兼备的人,只要她有才能,愿意为幼儿园发展贡献力量,就不应该考虑人情、关系等其他因素而选用她。“贤”是任用人员的最客观、最真实的标准,管理者要善于发现贤才、选用贤才,不能因为和谁关系亲近而选用谁,避免感情用事、不坚持原则,防止任人唯亲。任人唯亲会导致幼儿园工作效率和士气低下,内部派系对立,风气不正,整体效能无法发挥,给幼儿园管理带来阻力和危害。
(4) 充分信任原则
信任是对人才的最有力的支持。幼儿园管理者要相信保教人员的道德品质、认可她们的工作态度、明白她们的工作方法、肯定她们的工作才智、信赖她们的工作责任感。管理者对保教人员既要委以职位,又要授予权力,使她们敢于负责,让她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忠于职守,做到遇事不推诿,大胆工作。
(5) 宁缺毋滥原则
幼儿园管理者如果明确知道某人不适合某个岗位,仍然加以选用的话,就等于在欺骗自己,可能不久之后就得重新选聘,误人误事。选用不胜任工作的人,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其他人员的工作情绪。
由于目前幼儿园保教队伍流动性相对较大,园长可能会面对急需用人的情况,放松选用人员的标准就可能使一些不适合这个岗位的人被录取,这对于幼儿园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园长就应该事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缺岗情况进行初步预测,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培育,使储备的人才随时可以调用。
微信搜索公众号“cyjlmgf”、“jsfhjyjt”可添加官方微信,24小时在线为您免费解答亲子教育的困惑!或微博搜索“飞鸿家长联盟”、“江苏飞鸿教育官方微博”添加关注,24小时在线为您免费解答亲子教育的困惑!或加QQ群“亲子大课堂”115658108,24小时在线为您免费解答亲子教育的困惑!
2.
建立保教人员任用的动态机制
人员任用应是一个动态过程。任何职位都不是终身的,而是流动的。能胜任则继续干,不能胜任就要调整。建立保教人员任用的动态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避免论资排辈,为广大保教人员提供平等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主要可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 引入“鲶鱼”,建立竞争机制。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就需要引入“鲶鱼”,建立竞争机制。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尽管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让沙丁鱼活着回到鱼港,可
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途中窒息而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原来船长的秘密就是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运动所产生的免疫力使这些沙丁鱼活奔乱跳地被运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引入“鲶鱼”是管理者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幼儿园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保教队伍中,甚至领导层。给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员工带来竞争压力。必要时实行轮岗、待岗、竞争上岗制度,这样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第二, 建立奖罚制度。
一方面,干部的任用要做到能上能下,如果达不到岗位要求,就要进行调整,选用符合要求的员工上岗;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尽职尽责、成绩优秀的保教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以肯定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成绩,使他们成为其他员工的表率;对工作中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员工进行适当的惩罚,,以示警示。奖惩制度会给保教人员产生导向作用,达到奖勤罚懒、打破平均主义的目的,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的问题。
http://ww4/large/00667rKogw1eweg6bz5dkj3074074t97.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