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管理的原则

(2015-09-21 09:29:38)
标签:

杂谈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环境创设及管理的教育性原则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有些幼儿园,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随意地提供活动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要注重环境为幼儿园教育目标服务,充分体现环境创设及管理的教育性原则,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  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管理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比如,在进行春天季节的教育时,幼儿园教室、走廊、墙壁都布置春天的景象,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的嫩绿色的柳条像丝线一样垂下来,几只燕子在柳条上飞过,小草、小花做的得栩栩如生,窗台上的瓶子里有几只小蝌蚪……在这样一幅春天的图画里,小朋友们学唱春天的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开展认识春天的综合游戏活动等等,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都得到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环境内在的教育因素为教育目标服务,如利用草坪、植物角认识大自然,利用建筑区的积木形状、园舍建筑的形状去认识几何图形等。环境创设要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要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设置幼儿园的厕所和盥洗室相邻,有利于幼儿形成便后洗手的习惯;设置低矮的玩具柜、图书架有利于幼儿养成自己收拾物品的习惯。

2、  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要注重环境为幼儿园教育目标服务,充分体现环境创设及管理的教育性原则,必须注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性、计划性。在制定学期、月、周、日即每一个主题活动计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教师应充分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哪些环境因素根据教育目标要求是要重新创设的;哪些活动材料是要重新投入的;需要幼儿家长配合做哪些工作;可利用哪些社区资源等等,教师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

(二)  环境创设及管理的参与性原则

   教育者要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产生积极地交互作用”。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师不能把经历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该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的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教师应根据大、中、小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参与目标,使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如同样是引导幼儿为秋天的“树妈妈”添树叶,小班幼儿可以是用手掌印画,中班幼儿可以是捡落叶粘贴,大班幼儿可以是自己制作——用牛皮纸卷成树干、树枝,用挂历纸或包装纸自己制作落叶。幼儿参与设置的环境成为创设环境的主人,幼儿参与设置的环境尽管粗糙,但每一个小饰物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与智慧,更易于他们接受。教师为了能帮助幼儿成为创设环境的主人,应积极地引导幼儿参与到主题确定、内容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制作与装饰等活动中。如准备创设“美丽的春天”的主题环境,教师先在一张报纸上用广告色图上蓝天白云。孩子们开始热烈讨论,决定用画、剪贴、制作的形式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内容确定后,幼儿开始制作热烈“美丽的春天”,有的幼儿用雪糕棍、蛋糕盘,通过剪、贴、粘表现出了回飞的大雁;有的幼儿用泡沫塑料剪出鱼的形状,再套上梨的包装袋,成了一条条鲜活的大鲤鱼,有的幼儿用牛奶瓶盖通过拼、粘组成了可爱的小鸡、美丽的花朵、滑稽可笑的猫和老鼠、大眼睛的蜻蜓和蝴蝶……作品完后后教师再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将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三)  环境创设及管理的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利用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教育者应该树立的大教育观。幼儿园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那种脱离园外教育的园内封闭式的教育成效有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家长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是环境创设开放性原则的体现。例如,幼儿园可经常组织幼儿到社区参观,进行实践活动。如幼儿对“商店”早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商店里有很多货物、购物要用钱等,但缺乏较全面地系统的认识。于是,组织幼儿带着“货物是怎样摆放的”、“怎样标价”、“怎样购物”等问题参观百货商场,通过实地观察、实践,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随后,问题的答案在班上环境创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货品的类别开“食品店”、“玩具店”“服装店”、“美食街”等,各种逼真的自制物品琳琅满目,并被标上价钱。幼儿自由分配角色,有售货员、收银员、顾客、保安等,热热闹闹地开展游戏,将日常生活搬进了教室,丰富了主题环境。

   幼儿园要把家庭、社区结合的活动归纳幼儿园创设及管理过程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家长们有不同的职业,可以动员他们利用职业特点和便利条件,为孩子们搜集安全、卫生、有意义的废旧材料,支持和丰富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探究和游戏活动;家长们有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可以成为知识和技术的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咨询和帮助;带领幼儿参观附近市场、社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园是根据本园情况摸索出一整套策略和做法,在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  环境创设及管理的动态性原则

   环境的动态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对动态的事物感兴趣是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幼儿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运动了解环境、参与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动态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变化的事物,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变化过程。例如在创设帮助幼儿认识四季变化规律和特点的班级环境时,教师可采用留、变、减的方法动态地改变环境。如要动态地表现季节的变化,教师让幼儿用皱纹纸折出迎春花粘贴在树干上以表示春天来了;随着气候转暖,让幼儿取下迎春花,加上叶子,表示夏季树叶茂盛、花儿结果;到了秋天,再让幼儿把绿叶换成黄色、红色、棕色的叶子,在秋风中飘落满地;到了冬天,光秃秃的树枝上落满雪花。这样,四季的景色在幼儿的参与下不断的变化。另外,在各个活动区域,教师可根据每个活动主题的不同随机添加、更新操作材料。如在科学活动区域中,教师从不同的教育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并谨慎选择,更新投放的各类材料,如橡皮泥、积木、海绵、布、乒乓球、螺丝钉、磁铁等多种材料,新的材料和环境不断激发幼儿产生好奇,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不断变化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创设变化的环境并使用不同的材料开展活动,与同伴相互合作,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等。

(五)  环境创设及管理的安全性原则

   安全和卫生是幼儿园永恒的话题。要使幼儿在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中生活,安全、卫生是重要的条件,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服从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创设环境时,教师必须顾及身心两方面的安全,一是心理安全,这意味着在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中能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很关心和爱护他的,他在幼儿园是安全的、受欢迎的、受尊重的;二是身体的安全,除必须注意活动室光线、色彩、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外,在设置物质环境时,要坚决杜绝设施、设备、玩具、操作材料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大型器械的安装要牢固,并时常检修;活动地面要软,可铺一些地毯或草坪;玩具、学习材料等不宜过小,要不易破碎,要保证无毒、无害,方便清洗;室内家具应尽量圆角,避免尖角、粗糙;电源开关、插头应安装在幼儿够不着或不容易接触的地方并且要加上防护罩等。幼教工作者还要意识到3——6岁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判断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幼儿园全体教职员要时时、处处地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树立安全教育意识,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寻找寓教于乐又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http://ww2/large/00667rKogw1ew9th957jvj3074074t9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