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标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存在哪些问题?

(2025-08-15 09:03:02)
标签:

教育

365

新课标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存在哪些问题?(二)
再次,辨析清楚语文核心素养概念中的属概念。高中语文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解释的属概念为“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居然有两个属概念,显然是不妥当的。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则没有提到“语文核心素养”解释的属概念。一个概念的解释或者有两个属概念,或者直接不要属概念,自然是有明显问题的。
属概念为“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看似既重视语言能力养成,又重视语言品质养成,实则没有理清二者的关系。首先语言品质是内隐的,是通过语言能力显示出来的,有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就反映出什么样的语言品质;其次,语言品质依附于语言能力,二者不能相提并论,因此,结合核心素养对“正确的价值观与必备品格”的强调,可以在“语言能力”前加上“高品质”的修饰语,即将“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表述为“高品质的语言能力”,使解释“语文核心素养”的属概念变为一个,即“高品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样就将“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转化为富有本土色彩的语文课程的专业语言。

新课标关于“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存在哪些问题?(三)

凡成漫谈

 2025年08月04日 15:07 江苏

最后,进一步明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所指。语文核心素养概念接纳了核心素养中的“情境”内容,并借鉴中外语言教学对情境的要求,提出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限定词,针对长期的“去情境化”教学情况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但由于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界定不清,人们对情境的理解又众说纷纭,导致人们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机械地突出“情境创设”,忽视了对现有情境运用,既增加了教师情境创设的负担,又将语文教学搞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四不像”。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语言学和国语、国文教学中对情境的理解,以及当代语言学的认识,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的情境指的是语境,而语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真实性,因此,“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可以概括为语境。

此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语文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取向,而不是语文课程目标本身。语文课程目标可以有很多种类型,这些类型存在的基础就是由不同的课程目标取向决定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我国当下的语文课程目标取向,为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取向,指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来的高品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