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评价里的学问--吕素秀

(2025-04-02 14:08:28)
标签:

教育

365

今天我读了浙江省瑞安市侨贸学校的陈思思老师发表在《教师博览》上的文章——《绝知“答案”要躬行》。她在文章中介绍了一次考试中,一道数学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有建议即可。阅卷老师也是根据这个标准去给学生评分,只要在这道题后面写字的,基本都是满分。陈老师班的学生这道题做得很好。但是陈老师不满足于学生的分数,她的追求是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她还分析到:如果用这样模糊的答案去评价学生,不仅会误导学生对自己能力水平的认知,更可怕的是限制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和老师都是误导。

      陈老师面对全班得分率最高的题目没有被遮蔽双眼,而是针对这道题专门进行了一节试卷讲评课。她先表扬学生这道题得到了高分,然后让学生再观察思考,寻找满分答案的缺陷。在老师一步步地引导下,学生总结出了更完美的答案。老师并及时带领学生总结做这类题目的步骤和方法。最后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完成。多数学生写出了完整答案,有理有据。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陈老师这种求真的教学态度所折服。我们老师不仅追求学生的分数,更要追求学生的真实水平。其实像陈老师观察到的这种考试分数不能评价出学生和老师的水平的现象比较多,这样的考试也把一些老师的教学引向了斜路。我们小学语文检测题中的阅读题和看图写话、作文题就很容易出现上面的现象。如果老师在制定答案时不能把评价标准写具体,可操作性差,阅卷老师给出的分数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和老师。比如在看看图写话、阅读题时,评卷老师对文章内容关注少,而对学生的书写和文章内容的长短关注多,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的重视方向就很容易偏向学生的书写和字数要求上。多数老师和家长是关注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极少数老师和家长能像陈老师一样透过学生的答案分析学生的水平,更少的老师能从满分答案中寻找问题,展开教学。

       语文学科考试的主观题容易出现上述问题,小学科学和道德与法治两个学科也容易出现上述问题。难道考试题中不能出现主观题了吗?绝对不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关键问题是标准答案的制定要详细具体,档次分明,让阅卷老师容易把握,不同档次的答案应对不同的分数。题目太容易,评卷要求宽泛,这样的考试就发挥不了评价学生和老师的作用。一份好的试卷不仅要兼顾到对基础知识、中难度知识的考察,还要体现出老师在各层次知识面讲解的重点,也要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的水平。重视测试卷的质量,重视测试卷的批阅,重视测试卷的讲评,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