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五育”于英语课堂,展文化自信于语言实践---——以Unit4“AmazingPlants”听说课为例
(2025-11-09 15:41:03)
标签:
安庆市三名工程考核英语教研基地 |
分类: 每周一记 |
摘要:本文以新人教八年级上册 Unit 4 的听说课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鱼、渔、欲、愉、育”五育教学主张。通过以“竹子”为载体的教学设计,阐述了如何将语言知识传授、学习策略指导、内在动机激发、情感体验升华与价值观念塑造融为一体,旨在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五育主张;英语教学;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一、 引言:从“授人以鱼”到“育人以德”的教学升华
传统的语言教学常侧重于知识的机械传授(即“授人以鱼”)。然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超越这一层面,追求“授人以渔”的能力培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欲”(学习内驱力)、赋予其“愉”(情感体验),最终实现“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节课以“What makes bamboo amazing?”为核心问题,尝试将“五育”主张贯穿教学始终,实现语言学习与全面育人的统一。
二、 课堂实践:“五育”主张的落地与融合
1. 授人以“鱼”:夯实语言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鱼”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节课的“鱼”是围绕竹子主题的核心词汇(bamboo, folding fan, shoot, symbol of goodness)和核心句型(形容词最高级:one of the most popular/useful...)。
2. 授人以“渔”:渗透学习策略,培养学习能力
“渔”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本节课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听力策略、信息梳理策略和语音学习策略。
实践体现:
3. 激学以“欲”:创设真实语境,点燃内在动机
“欲”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内驱力和好奇心。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成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实践体现:
4. 赋学以“愉”:注重情感体验,享受学习过程
“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成就感。
实践体现:
5. 育人以“育”:渗透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
“育”是教学的最高层次,旨在实现学科育人、文化育人的价值。
三、 教学反思与启示
本节课对“五育”主张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足之处在于对部分学生而言,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输出仍存在挑战,未来可设计更具梯度的任务,并提供更丰富的语言支架。
教学思考:英语教师应成为“五育”的自觉实践者。教学设计不应仅是语言活动的堆砌,而应是一个立体的、育人的系统工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出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
本节课以“竹子”为媒,以“五育”为纲,进行了一次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学实践。它证明,一堂好的英语课,不仅能让学生收获语言的“鱼”与“渔”,更能点燃其求知的“欲”,赋予其学习的“愉”,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