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打开一扇窗——卓越培训第一天后记
(2025-03-17 16:15:07)
标签:
市三名工程考核卓越教师培训 |
分类: 学习情况 |
3月17日,我们安庆卓越班和亳州班老师们,走进了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开始为期一周的跟岗研修。
首先,我们在该校办公室胡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这是一所小型化、精品化和示范性的公办学校。建筑气派,书香浓郁,每一层都有教师或者学生的书吧,举目之间都是书,随手都可以碰到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读书才怪呢。接着,该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情况和办学特色,“蓝(兰)”文化贯彻其中。芝兰教师,蔚蓝课程,慧兰家长,优兰学子四个维度,五育并举,推进有效课堂,践行真实深度教学,涵育家国情怀,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稳中求进,优兰花开!
中午,该校省教学名师郭建虹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微讲座《浪漫,精确与综合:教育节律的三重变奏》。她结化学讲教师的二次成长,我听得津津有味!她满腹经纶,文化底蕴深厚,让我心生佩服!她从教师高原期的标志、分析和对策,结合自己的课例,告诉我们要扩大自己的地平线成为当务之要,眼界决定判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急需,作别人不做的事等等。成长,就是把你曾经恪守的一些模型推翻,用更宏大的格局和更开阔的综合视野看待问题。
1.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2.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
3.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
4.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
5.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
对照教师成长图,我现在处于的阶段如下:
a.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
分析:原创的,而非模仿的,亦非积累的。
b.逐步明确业务工作的主攻方向,开始有“我主要研究什么”(我擅长什么)的意识。在“我主要研究”的这个方面,自己有了系统的观点,并反复审视、补充、调整。分析:认识到研究A与研究B是不同的,标志着研究的深入。
c.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
分析:先有反思,后有谦虚,大我之下见小我。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高原期”呢?
读书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
课题研究是教师二次成长过程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型
课程开发是教师二次成长的一个系统升级
写作是教师二次成长的“关键性的一跃”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非常有共鸣,列举如下:
教师不要做渡船老板,把别人送到他们的人生彼岸,自己原地踏步踏!
人的一生,重要不是选择哪个职业,重要是尽快成为这个职业的前15%的卓越分子!
高待遇和高美誉度从来都不是别人赏赐给你的,你必须具有别人所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迫使这个世界给你想要的!
行动安排:
1.不同的阶段上同一节课后,写不同的论文;
2.无论是化学还是其他课程,要有文化味,就会与众不同;
3.跨学科的课程真的是“叹为观止”,“叹为观智”,“叹为观志”。
人生下半场,应该是我们一生的黄金时代,事实上,可以成为个人的“文艺复兴时期”。要有股想从不断追求成功,变为寻找有意义生活的强烈欲望!
前一篇:学生赠与我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