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主题意义探究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系——观看直播《强化语言能力发展的中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2025-02-22 22:51:29)
标签:
市三名工程考核英语教研基地 |
分类: 学习情况 |
2月22日上午9:00——12:00,我观看了北京市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英语名师工作室结业成果展示,工作室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将以“强化语言能力发展的中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聚焦主题单元教学视域下显性和隐性语言学习活动设计、差异化教学设计、多样化评价设计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分享中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创新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
此次直播包括主旨报告、学员分享和圆桌沙龙,形式多样、内容紧凑,收获满满。其中张金秀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困境。她说,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仅关注意义探究的主题教学可能带来育人问题。例如,由于课堂目标过高导致的课堂成为少数人课堂,大量课堂目标集中在整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目标上。如果内容很难,大部分学生就会沦为陪太子读书的陪读郎,没有实质性
学习活动。第二个方面是,过于关注主题与探究,语言词汇和语法学习通过机械记忆和刷讲题的方式进行,可能导致语义探究和语言学习两张皮。第三个问题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不高。在卓越与名师研讨中,大家都提到近几年中高考作文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得体性和丰富性方面与老师的期待相差甚远。
基于这些育人问题,我们回顾反思目前以主题为导向和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平衡语言学习?
随后付桂清老师将结合初衷进行表现性任务设计,朱莹老师则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案例进行写作,通过这些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创新。第二部分是教学工具的创新。我们需要一些工具的介入,闫萍老师将为大家示范,他们通过单元课例研究形成差异化学习支架。王健老师将与大家分享,在高中学段尝试师生共建评标,这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学生评价标准,而是师生共建评标的实践研究。胡润老师将分享单元过程中形成的表现评价连续体。我们在单元前、中、后能够连续、持续、间接地进行评价。第三点是单元复习创新。徐玲老师将向大家展示单元综合实践课的设计理念和策略。曾苗苗老师则结合初三的复习,探讨如何在主题复习内容中强化语言制学习。圆桌沙龙中5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语言发展的多元路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5性3体4法和作业批改后的自我评价,都可以借鉴。
最后,王蔷教授总结点评。引导我们英语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里自在自由,从而自觉地进行英语学习?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让学生听得懂,读得懂,说得来,写得出。总之,教育不是只有一把钥匙,而是让我们探索多种可能,涵养和滋养孩子的幸福人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