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向阳而生——记参加第二届“三名工程”前后
(2024-07-12 07:50:25)
标签:
教研 |
分类: 每周一记 |
从5月24日参加“三名工程”业务考核到7月10日拟入选公示,期间经历了纠结、忐忑、煎熬、期待和惊喜。真可谓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具体记录如下:
一、材料提交变奏曲
从5月14日看到文件时,一系列问题就在脑中盘旋:是申报还是不申报?因为上一届已经是安庆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这一届要不要申报?如果申报,是申报学带,还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照条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更符合。由于这段时间(5月10-23日)参加义教质量考核,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整理资料。就这样徘徊犹豫到交材料前一天,我还在外面考核。第二天大清早赶回来,家人和同事一起,帮我一起整理,材料就这样匆匆上交。
二、业务考核交响曲
7月4日接到通知7月6日业务考核,只有时间地点要求和考核范围(九年级全一册),颇有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怎样准备,准备什么?冥思苦想之后还是说服自己淡定迎接。这两天,看了课本,也学习了一些备课优秀课例。坐下来,拿着课本,一张纸试备。在试备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问题:是用中文还是全英文?是表格式还是条目式?每一种情况都尝试了一遍,发现如果是表格和全英文可能会超时。各种忐忑,两天的煎熬,心想,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吧!
三、备考上课进行曲
7月6日早上7点进考点,手机上交,到二楼考室抽顺序号,竟然抽到了1号签。7:25马不停蹄赶到四楼备课室备课,只带了一支笔就进了备课室。谁知,在备课室等了30分钟,才等来课题《Mom
Knows
Best》。来不及多想,看了一下语篇,就从课题、主题、语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开始,30分钟完成。刚刚画完板书设计,就被叫停,带到了考室。
作为1号,多少有点期待。台下的考官老师个个神情专注。热身唱歌《妈妈的吻》导入课题,读前看图和标题猜大;听读了解结构诗歌特点,读中分段,理解诗歌大意。第一部分,Enjoy
Mom"s love;第二部分,Misunderstand Mom"s love; 第三部分Understand Mom"s
love。读后理解诗歌结构时间线,然后迁移创新仿写英语诗歌,大概用时14分钟。
真是一路艰辛一路歌。反思如下:
特色:
1.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新理念。
2.环节清晰体现两条线。明线:时间结构线;暗线:感情线。
3.板书设计采用思维导图鱼骨图形象直观。
4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听妈妈的话》进行情感教育。
5.教学评一体化。评价语言多维有效。如:Good
answer,Good voice等等。
改进如下:
1.从备课角度上看,不需要画表格,留取10分钟走一遍流程。
2.环节衔接不够紧凑,特别是开头2分钟不顺畅。
3.读后可以结合中国古诗词如《游子吟》,进行传统文化融合。
总之,一切才刚刚开始,为可能,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