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学?---创造性思维

标签:
中医创造性思维自学中医创新健康 |
作者:郭强中
我们总说中医要发扬,要发展,可是到底怎么发扬,如何发展,却又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实际上,发扬就是指的提高,发展就是指的进步,而要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创新”!
创新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延绵了几千年的中医学领域,创新更显迫切。现如今,我们中医学被西医学牵着鼻子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很多领域里都显得很被动,如果不大力发扬创新精神,鼓励积极创新,就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学中医,不强调创新,真心是很难学好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们老是被动的继承,前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我们的脑袋是不是要爆炸呀?因为历朝历代的医家实在太多了,他们的东西我们都只是去记住,那我们还创造什么?既然前面的人都讲过了,我们遇到过的病例他们都遇到过了,我们只要去查他们的医案就可以了,那我们还要创造干什么!如果都是这样来思考问题,那我也只能呵呵了。
其实大家仔细回顾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国医学史上能青史留名的医家,哪个不是理论创新的高手?都是讲前人未曾讲,说前人未曾说,写前人未曾写,都是在吸收前辈医家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创造,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上。但凡名医,必是有所创新,不如此不足以成大医。
中医这门学问真的是易学难精,要想达到精通的程度,不做创新的功课你就不会深入的去了解理论的渊薮,你就不会细致的去探寻理论的发展脉络,你就不会质疑和批判著名医论的不足,你就不会从历代医家的著作中提炼出新的见解,如果你把这些功课都做足,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实现创新,这是一件水到才能渠成的事儿。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其实就是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去思考理论问题,或者临床问题,或者技术问题,从而达到提出新理论、新方案、新思路、新办法的目的,不必受现有理论的限制。这里必须要提一点,大家在平时看书的时候,不必过于局限在课本所划定的一些概念、定义或理解的范畴内,而是应该大胆的放开想象,大胆的质疑,大胆的设问,从不断的诘问中获得灵感,从不断的自我答疑中获得提高。灵感必然是来自于长期艰苦的思考,没有持久的思考,不可能有灵光一闪的激动瞬间,而灵感闪现的时刻也就是创新到来的时刻。
学中医不能光背书,必须得思考,而且要持久的思考,反复的思考,思考久了,你或许就知道该怎么创新了。
更多精彩,请参考以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