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技能演练型微课”设计与应用

标签:
技能演练型微课微课微课设计 |
分类: 微课与优课 |
近几年,微课成为教育领域的“大事件”。怎样超越微课的纯技术开发局限,迈向微课有效教学设计的新境界?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应邀在《数字教育》杂志开设"微课有效设计"专栏,立足分析常态微课和实用微课,对十余种类型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细致研究。我们同时在"信息化教学创新http://blog.sina.com.cn/hxyhaoxingyun"博客,将上述研究成果进行连载.
【编者按】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习目标包括三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诚然,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体育、美术、安全教育等学科,有大量的技能教学内容。随着微课时代的到来,微视频可与技能教学完美结合。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中不乏各种技能教学的视频,设计出符合中小学教学的“技能演练型微课”,能提高学生学科技能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培养技能学习举一反三的能力。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技能演练型微课”,并另它在中小学教学领域“大展拳脚”,本篇文章将和大家一起详细探讨。
“技能演练型微课”设计与应用
作者:冯智慧
摘 要: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体育、美术、安全教育等学科教学中有大量技能教学的内容。同时,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将培养学生技能、能力等作为学习目标。在“微课”盛行的大背景下,“技能演练型微课”聚焦学科的技能教学需求,通过演示关键技术的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提高技能学习的效率。本文从“技能演练型微课”的教学需求、内涵、适用范围展开讨论,详细阐述此类微课的特点、设计步骤,并结合优秀的微课案例,分析其设计与应用技巧。
关键词:微课;技能演练;演示;设计;应用
一、
“技能演练型微课”的三个落脚点
1.“技能演练型微课”的教学需求
新课程标准(2012年版本)明确要求,学习目标包括三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学科新课标中明确提及:“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1]。在体育学科新课标中则提到:“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2]。诚然,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体育、美术、安全教育等学科,有大量基础、基本的技能教学内容。但是中小学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难以需要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技能、熟练操作技能,对技能进行灵活的应用。教师也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追踪、辅导。
2.“技能演练型微课”的内涵
技能,常指技术和能力。技能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但不同的定义均认为技能可通过反复练习、通过模仿可习得的一种活动能力[3]。因此,演示与练习是掌握新技能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
根据微课的最新定义,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可视化微型(5-8分钟)优质学习资源[4] 。“技能演练型微课”是为训练学生掌握某种学科技能,通过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掌握某种学科技术和能力、操作方法的微视频。
3.“技能演练型微课”的适用范围
其实,“技能演练型微课”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体育技能、美术、安全教育、具体学科(如数学、生物、化学、物理等)应用十分广泛。当然,为了和生、化、物的实验演示做区分,本文将以实验为背景设计和开发的微课归为了“实验演示型微课”[5],以学科工具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为主线的微课归为“技能演练型微课”。
二、
“技能演练型微课”的三大特性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中不乏各种技能教学的视频,但是在中小学领域的“技能演练型微课”与互联网中的“技能教学微课”略有不同。中小学领域的“技能演练型微课”教学内容更系统,教学语言规范性强、有应试考查和应用两重需求。我们通过整理归纳,总结出“技能演练型微课”应该具备如下三大特性:
1.
“一口想吃一个胖子”在技能演练型微课中是万万使不得的。学科技能学习中强调步骤的分解,适当的难度分解有利于学习者逐步掌握技能的要点。小步子原则就好比楼梯,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帮助我们全部掌握该技能。同时,逐步掌握一个技能,才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正因如此,“技能演练型微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小步子原则。就如微课《量角器的使用》,量角器的使用(图2-1)[6]是先确定要画的度数,然后找到中心点,再画出角度对应的射线,这些步骤整体贯穿下来,才能画出正确的角度。
图2-1《量角器的使用》微课
2.
“技能演练型微课”是为学会并掌握某项技术或操作,而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步骤。正所谓“要捕鱼,先织网;要搭桥,先打桩”。这些步骤的操作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有整体顺序关系。步骤之间存在内部的联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往下进行的,一般情况下不更改其固有顺序,当然个别技能的操作可能有快捷方式或者等效操作,教师是可以补充说明的。就如微课《插入艺术字》(图2-2)[7],常见的插入艺术字有三种,教师清晰明确地展示插入艺术字的操作顺序及具体步骤。
图2-2《插入艺术字》微课
3.
“技能演练型微课”重在让学习者掌握技能操作,所以这种微课不仅要讲清楚操作的步骤,同时还需要效果明显,“眼见为实”,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动手操作,从而内化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托盘天平的使用(图2-3) [8],适合学生在实验课中或课下,自己看着微教学视频动手操作,学会使用托盘天平。还有体育课中,老师演示技能之后,就要学生自己去实践。如体育微课《跑动中投掷轻物》 [9](图2-4)就是教师演示一遍跑动中投掷物体的动作,然后学生模仿操作实践的过程,演示完之后就是动手实践。

三、
一个完整的微课制作过程有: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和习题、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录制、视频后期编辑、教学反思七个步骤。“技能演练型微课”遵循微课设计的原则和过程,在其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其设计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技能演练型微课”设计流程图
1.
不同的学科技能,使用的情景和需求不同。因为技能的方法学习是“死”的,但是技能的应用是“活”的。因此,在“技能演练型微课”的初始,常用的导入方法是技能应用情景的重现或者提出技能应用的需求,由此帮助学生了解技能的学习目标和应用情景,有助于他们对技能的迁移、创新应用。
2.
接着,教师对某个学科技能操作进行整体的操作步骤梳理。在开始进行技能操作前,应该让学习者有一个整体印象,技能操作流程共有若干步,每步关键内容是什么。“捋”是从整体到细节的过程,让学习者先关注整体,再关注细节,而非“盲人摸象”。但是,有些时候演示技能操作和操作步骤的梳理是可以互换的。
3.
演示作为“技术演练型微课”的关键步骤,其作用不容忽视。通常,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演示过程的时间占整个微课的总时长比例是否超过50%,快速“技术演练型微课”设计是否合理。当然,演示技能操作的具体过程需要关注如下两点:其一,技能操作应该针对该步骤操作的重点与难点展开;其二,技能操作应该讲解与操作同步配合开展。由于“微课”的时长限制,在适当地时候可简化不必要的操作过程,突出重点、难点的技能操作。这需要和第二步“捋”配合使用,优化“技能演练型微课”的设计。
4.
技能操作通常是由熟练掌握此项技能的老师或者学生来演练。因此,根据熟练者的经验,可以提出该项技能操作的小技巧或者注意事项,帮助初学者避免犯错误,少走弯路。同时,学科技能操作通常有多种等效的操作方法、常见问题,甚至操作的快捷键等,教师可以在展示规范的操作后补充说明。
5.
根据“技能演练型微课”的定义可得,“重复多次的练习”是熟练掌握技能的必经方法。在完成整个技能的演示之后,可以对整个技能操作过程进行快速的小结,并提出对应的练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强化学习者对该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当然,也可以针对这个技能进行应用的拓展,起到举一反三,迁移应用的作用。在这一部分建议练习的任务难度要分层,方便不同能力的学习者进行强化练习。
四、
《插入艺术字》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四小学皱海霞老师设计的技能演练型微课。本节微课内容选自小学信息技术,主要讲解如何在Word中插入并美化艺术字。微课通过甘肃白银的风景图导入,快速清晰地介绍艺术字的内涵。在分享了三种不同的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后,老师具体演示了插入和美化艺术字的步骤,并在最后讲解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微课案例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2xztm.html
“技能演练型微课”的设计流程图对应的案例如下表4-1所示。
表 4- 1“技能演练型”微课设计流程及对应案例流程
“技能演练型微课”设计流程 |
结合案例 |
导:呈现技能应用的情景或需求 |
1.呈现《插入艺术字》(如图4-1、图4-2)的情景: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甘肃省白银市的美丽风景,说出一个个美丽的风景名胜,提及这个风景名字的字体就是艺术字。
图4-1《插入艺术字》情境导入
图4-2《插入艺术字》明确艺术字的内涵 |
捋:明确技能操作步骤的顺序 |
2.明确插入艺术的各种方法及步骤(如图4-3、图4-4、图4-5):插入艺术字的方法通常有三种,教师将三种方法的基本步骤都罗列出来,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进行学习。
图4-3《插入艺术字》插入方法一
图4-4《插入艺术字》插入方法二
图4-5《插入艺术字》插入方法三 |
演:重现技能操作的具体过程 |
3.针对关键步骤重现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图4-6):教师录屏重现插入艺术字的操作具体过程,并将关键步骤用标注呈现在画面中。
图4-6《插入艺术字》插入方法演示 |
提:提出技能操作的注意事项 |
4.提出在插入和美化艺术字的注意事项(如图4-7):教师录屏讲解在插入艺术字后,还可以通过其他小功能继续美化艺术字。
图4-7《插入艺术字》插入后美化艺术字 |
练:小结并确定技能训练要求 |
5.在讲解完关键步骤后,进行小结、明确训练要求、拓展(如图4-8、图4-9):在演示完插入艺术字后,老师通过练一练、作业自选超市、应用拓展强化学生对插入艺术字技能的掌握。
图4-8《插入艺术字》作业自选超市
图4-9《插入艺术字》课程小结 |
五、
“技能演练型微课”是一种常见的微课类型,常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合理优化的微课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提供五个设计锦囊,供大家参考。
1.
锦囊一:技能操作分解步骤要难度适中
前文提到,“技能演练型微课”的关键特征是小步子原则,在设计这类微课过程中不仅要有分解的思路,而且还要分解得适中,将“阶梯的高度”分解得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小步子才是真正的小步子原则。如《画平行线》微课(图5-1)中,教师将量角器的步骤归纳为四个字:一放,二靠,三移,四画。这四步朗朗上口,简单明了。
图5-1《画平行线》微课
2.
锦囊二:演示时间要侧重分配在操作重难点
通常,“技能演练型微课”的制作方法是录屏(或拍摄)和PPT混合编制而成。在演示部分,制作者在前期可以将整个演示过程完全录制(或拍摄)下来,但是后期视频编辑时应该有“突出重难点”的设计理念,避免犯“流水账”的错误。当然,时间分配上,演示时间一般占整个微课的60%-80%,根据实际情况或有所调整。
3.
锦囊三:演示画面应根据实际情况缩小、放大、切换视角
“技能演练型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分为计算机软件技能演示和真实动作技能演示。计算机软件技能演示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放大、缩小录屏界面,使学生看清楚每一步鼠标的操作或整体效果;真实动作技能演示可以根据动作的运动的方向,通过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多个角度来拍摄。如《转换为曲线》的微课(如图5-2)设计时,要保持菜单栏一直处于可见范围,同时操作窗口要可以放大和缩小。微课中可以采用放大镜,使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一步鼠标的操作。
图5-2《转换为曲线》微课
4.
锦囊四:采用标注、字幕、高亮鼠标轨迹等突出重点
“技能演练型微课”中有大量的旁白进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字幕突出强调,也可以用是动画闪烁突出、或者关键内容采用标注来提醒学习者避免出错。对于计算机软件技能的演示,教师可以选择放大鼠标尺寸、高亮鼠标轨迹等方法,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5.
锦囊五:正反例对比演示更能突出演示重点
在演示过程中,不一定一味地演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合理使用反例甚至能起到比正例更大的作用。如规范使用酒精灯(如图5-3、图5-4),要说清楚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0]主要是要提醒学习者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是酒精的量不少于灯壶体积的四分之一;第二是不允许用酒精灯去火焰上引燃;第三是熄灭酒精等时要用灯帽去盖。在这里正反例的对比讲解是很有效的方式,演示正确操作时,举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正确操作的印象,避免出现错误。

六、
“技能演练型微课”设计好之后,最终是要应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即要合理使用。换言之就是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课堂中教师应该控制微课演示的节奏
“技能演练型微课”在课堂中应用时要注意节奏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顺序和微课的进度,适当的时候可以暂停微课,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也要注意学习的进度,若是跟不上进度时需要进行单独的解疑答惑。
2.
课堂中教师微课与知识讲授相结合应用
一般情况下,技能演练课都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因此在技能演练课上要操作配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可以是演示之前以提问的形式,顺带提出理论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是在操作过程中穿插讲解必要的理论。“技能演练型微课”由于其步骤是一步步往下的,所以为保障学习者能跟上节奏,可以在示范的同时讲解甚至可以讲解一步就让学习者自己动手练,随时注意进度,边讲解边示范。
3.
课堂中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制作此类微课
一般来讲,微课的制作者多数为教师,制作微课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掌握该项技能。然而,“技能演练型微课”对制作者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该项技能熟练掌握即可。因此,教师应用“技能演练型微课”的方式之一可以是鼓励学生学习后,制作一个同类型的“技能演练型微课”。这个做法可以结合“练”的任务进行结合,学友余力的学习者可以自己做一个新的微课。以此达到个性化追踪、辅导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更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制作,师生合作制作微课。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EB/OL]. http://hx.dyedu.cn/xxgz/kygz/jhzj/201211/3906.html,2015-12-28.
[2]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2012版).[EB/OL].http://www.chinadmd.com/file/asiaavuwcsiepevswtretrc3
[3]
[4]
[5]
[6]
[7]
[8]
[9]
[10] 黄宁.酒精灯的使用[DB/OL].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g2MTgzMzQ4.html.2015-12-28.
Design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Keywords:
相关资源链接:
【微课视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专访胡小勇教授和胡铁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