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六三三)永璂贝勒府

(2022-07-29 19:07:58)
标签:

府邸

没了

文字

还有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六三三)永璂贝勒府

永璂贝勒府在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95号,西起高井胡同,东接一片民宅至三官庙,现为西章胡同,北端与永泰寺现名永泰胡同隔街相望。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80米。贝勒府第一任主人是绵偲(ci)。绵偲为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xng)第四子。

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52-1776)是嘉庆的哥哥,其母为皇后那拉氏,永瑆享年25岁,无嗣。高宗遂命永瑆之第四子绵偲,入继永璂为嗣。而当时刚出生两个月,而永璂已逝世三月矣。永瑆是永璂之异母兄,且同年。

嘉庆四年(1799),永璂被追封为贝勒,绵偲后来逐步晋封,至道光十八年(1838)为贝勒。永璂生前未获封号,一直住在宫里,没有府邸。西直门内的这处府邸建于嘉庆前期,永璂被追封贝勒之后,那时绵偲还只是个镇国将军,因此建筑规制较低,晋为贝勒后也没按贝勒府标准改建。

永瑆在乾隆间封为成亲王,谥号哲,嘉庆间任军机处行走,总办理户部三库。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永璂是高宗的第十二子。

嘉庆四年(1799),太上皇弘历驾崩,仁宗正式亲政。对他几位已逝世的皇兄予以追封,特追封其第十二皇兄永璂为贝勒,此时永璂已逝世23年了。其继嗣绵偲也23岁了。永璂生前未获封号,也未分府,嗣子绵偲应为此贝勒府首位府主。

绵偲于嘉庆四年(1799)被封为一等镇国将军,后晋镇国公。嘉庆十年(1805)授散秩大臣,许在乾清门行走。嘉庆廿四年(1819)晋贝子。绵偲长宣宗六岁,幼年曾在上书房为之伴读,宣宗甚感之。遂于道光十八年(1838)晋贝勒,绵偲已62岁。此后寓所才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贝勒府,而永璂已逝世62年矣。道光廿五年(1845)官至宗人府右宗正,赏穿四团龙补服。道光廿八年(1848)逝世,享年72岁。

永璂贝勒府门为三间五架启门一格局,灰筒瓦硬山卷棚顶箍头脊,东西宽约7米,进深约4.5米,屋脊至地面高约5米。朱红金柱大门,檐柱上端有雀替,走马板上有绘画,后已分辨不清。戗檐上有砖雕,文革时被抹上石灰盖住。大门两侧有巨型抱鼓石,高约80厘米,长约60厘米,厚约30厘米。门前有三级青石垂带踏跺,再往前有青条石甬路,直通西直门大街。府邸门前有上马石一对,倒座房的后檐墙上有栓马铁环若干。

府内建筑分东中西三路,府门内为中路外院,正面是垂花门,东西两侧是月亮门,从此可以进入东西两路。垂花门两侧镶彩色玻璃和精雕的抱鼓石相互映衬,更显美观和谐。垂花门内有木屏风,绕过就是二进院。院内北房五间是花厅,前后出廊,南北都有门,也可称为过厅。垂花门两旁是抄手游廊,北头与花厅前廊相接。穿过花厅进入一个小院,北面又有垂花门一座。再进此门就是三进院,北房五间前后出廊,气势宏伟壮观,这是府中的中心建筑,用做祠堂。东西厢房各三间,标准的四合院。祠堂北侧有花墙一道,将府邸分为前后两院。

后院中部在府邸中部最北边,是后花园,面积较大,有土山和花房。土山西有前后出廊北方三间,是花园书斋。西侧有小屋一楹,童仆居室。后院中西两部分以墙相隔,有门相通。

西路有三座院落,是主要生活区,前院有七间临街倒座房,以及假山枣树等。府门东西两侧的临街倒座房是此府的仅有南房,供佣人居住。前院以北是两座平行院落。西路东侧是一座两进四合院,正面是垂花门,两侧有东西厢房各三间。两间在垂花门外,一间在垂花门内,这种跨垂花门的做法实在不多见。进入垂花门是一进院,正面有前后出廊的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比前面的东西厢房要宽敞高大,且二者为连山房。再往后是二进院,正面有五间后罩房,面阔较宽,但进深较浅。另有东西厢房各两间,屋门均开在南山墙靠外的位置,也十分罕见。

东路较窄是马号,主要存放大鞍车和普通骡车等载人车辆,以及骡马等交通工具。此外,府内专用的轿子也放此院。

1921年被末代府主溥胜出售,后辗转归于中国科学院第二宿舍。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人曾今来过这里,两扇红漆大门打开,当时已是大杂院,但院内的清代建筑大体完好。2002,院内建筑基本被拆除,但府门尚存。现在的永璂贝勒府,片瓦无存,成为一个临时的停车场,只有院里院外的十来棵古或不古的树木年复一年地叶落叶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