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名贵大米(七七)黄柏贡米

标签:
河南洛阳嵩县贡米 |
我国的名贵大米(七七)黄柏贡米
黄柏贡米产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黄柏村,黄柏村素有嵩南稻米水乡之称,所产的大米以龙潭水浇灌,溪水清透,包含营养,百亩稻田,米粒奇特,白里透青,三米成寸,久煮不瘫,浓香扑鼻。
对于外人而言,车村镇或许是颇具盛名的“中州名镇”,也或许是从未听闻的山野乡村。正是这样名不见经传的村镇,却给了世人一个了解黄柏贡米的机会,了解黄柏的历史。
黄柏村又名皇拜村,这里自然纯朴,风光秀美,水质也好,故浇灌出的稻米也比较奇特。在车村镇境内流传最多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传说。
相传,在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一路向着他的南阳老家狂奔。而车村镇的连绵山脉正是洛阳至南阳的通道,曾逃到嵩县车村镇黄柏村,刘秀在饥饿中向当地的村妇讨米充饥,吃完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待他居帝位之后,便下旨封‘黄柏贡米’为御用。此米被钦定为御膳,成为养生佳品。
“大灾之年不绝收,大灾之中人平安”,车村人至今流传着这句古话。除了传说中的襄助帝王霸业,从历史记载中,车村人口的流动方向上,同样也能看出这块地方的“吉祥如意”来。
车村镇志《厚重车村》一书中这样记载,很多人都是在战乱、疫情或自然灾害的年代中,来到车村镇避难。伏牛山脉纵横伸展,形成良好的天然庇护场所,而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点的气候特征,也让这深山之中几乎从未遇到旱灾。从而再次印证凉爽避暑之地非伏牛山莫属,那这个夏天约起来吧!
千百年来的人走着浮云般的路,“大灾之年不绝收,大灾之中人平安”这句话也就这么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了下来。千百年来,这里勤劳的人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种植着一种,当年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出来的最好稻种,这米能散发出独特的自然香味,“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每到秋天,就是金黄一片,阡陌纵横,宛若一块块巨大的金黄色地毯,与散落其间的村庄林木,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这里所产大米以龙潭峡水浇灌,溪水清透,饱含营养,百亩稻田,米粒奇特,白里透青,三米成寸,久煮不瘫,浓香扑鼻,故黄柏米:一妇熬粥十里飘香,清时为御膳“贡米”。这一古老的米种,血统纯正,株高四尺有余,米粒甚小,生米自带奇香,熬粥满院飘香,粥与米油自然融合,营养丰富,古法种植,人工插秧繁育,在当下的中国,已显得稀缺而弥足珍贵。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柏村这里的“南山”是一处未开发的天然景点龙潭沟。
当的村民介绍,黄柏贡米是有机种植,品质保证,颗粒饱满,口感顺滑,健康养生,营养丰富。从一粒种子到走上餐桌,从选种、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无不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呵护,体现了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虔诚态度。
这个海拔1200米的云上村寨,有着神仙般的悠闲日子。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泉水环绕,千万年来山上冲积下来的落叶淤泥,堆积形成独特肥沃的黑土地,清澈的泉水田间萦绕,好一个世外桃源。难怪当年的汉皇能在离帝都较近的群山之中,找到这样一块适合大米生长的土地而据为己有,钦定为皇家贡米,黄柏村也素有嵩南稻米水乡之称。
黄柏贡米每亩产量大约在四百斤左右,每斤二十元,物以稀为贵,越是产量底,销量就越好,现主要运往北京方向。
黄柏村地处伏牛山腹地,气候湿润,林草丰茂,名山大川云集,凉爽之地,适合休闲度假及养生。在周边范围内会聚了白云山、木札岭、卧龙谷、等数个旅游景区。
嵩县不光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浓厚,最重要的就是凉爽,是避暑的最佳选择之地。还有白云山、木札岭、白河镇、石头部落、伏牛山。更要说的是,历史上御用的黄柏贡米,你吃过吗?
秋天来嵩县车村镇黄柏村看看,尝尝这流传千年的贡米,赏赏这缤纷多彩的深秋。远道而来的客人,除了对景区的自然风光赞不绝口外,对村里的古老梯田也十分感兴趣,村里五组共有古老梯田三十八级,不仅光照良好而且排灌便利,若能在古梯田里全部种植优质水稻,本身就是一幅绝好的农耕画卷。春天听犁耙水响,夏天看绿波荡漾,秋天闻稻谷飘香,冬天观白雪茫茫……这里是摄影、采风、写生的极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