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名贵大米(六七)黄溪香米

标签:
四川南充高坪贡米 |
分类: 食品博览 |
我国的名贵大米(六七)黄溪香米
黄溪香米产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东南隅的黄溪乡响水滩村老鹰寨山、枇杷山一带,那里山高沟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闭塞。但温和的气候,红色黏稠的土壤,为生产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溪大米颗粒饱满,滋润亮泽,清醇幽香,被人们称作香米。黄溪乡位于高坪区东南角,该乡响水滩村距高坪城区约40公里,在该村靠近岳池县黄龙乡的高山上,有50亩水田产出著名的黄溪“贡米”。这50亩水田,老鹰寨山上占20亩,枇杷山上占30亩。
“溪黄泥褐谷品稀,稻田千年变不清,黄溪自古产贡米,唯有皇家独享用。”这首流传至今的民谣,道出了黄溪“贡米”的与众不同之处。
黄溪乡盛产优质稻米。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吏敬献黄溪大米。乾隆皇帝食之,赞不绝口,皇后食后,顿感其他“贡米”逊色三分,当即定为朝庭贡米,相沿成习,黄溪贡米故而得名。
这里出产的米,过去是朝廷贡米,老百姓是不能吃一粒的。在谷子刚刚抽穗的时候,朝廷便派几十名官兵,日夜轮班守在这两片稻田边,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一步。有一年,有个浙江来的官,私下割了一把谷子,拿去‘尝鲜’,结果被告发,判了一个欺君之罪,斩首示众。有一年大旱,稻田干了,朝廷便派出千余名苦力,从十里外日夜挑水保苗,为了保证“贡米”年年能有好的收获。
山间这条通往外地的古栈道,就是当时朝廷修的,一旦谷子成熟了,连打谷子的人都不要本地人参加,都是朝廷派来的人,谷子一旦打出来,马上安排官马运走,晒都不在这儿晒。
据了解,黄溪当地土壤独特,老鹰寨山不但海拔是高坪区最高处,海拔694米,且空气湿润,黑褐色泥质黏而不结,与外界迥然不同,加之气温偏低,稻田里的水呈稀糊状,常年浑浊不清。早栽晚熟,米质呈透明状,米粒大而细长。烹之,清香扑鼻;食之,微甜细腻。
不过黄溪香米也曾陷入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以前也限于自种自食,或馈赠亲友,缺少应有的经济效益。
2002年高坪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网,黄溪乡在互联网上推出了黄溪香米的销售信息。来自安徽楼和粮食贸易公司的50吨订单让黄溪人民惊喜不已。贵州粮油食品公司、云南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订单也纷纷传来,黄溪香米走俏了,价格不断上涨,由以前的每公斤2元骤升到5元。偏远、闭塞的黄溪乡2002年依靠互联网,成功地销售黄溪香米100吨。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过去黄溪乡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大量田地荒芜,如今土地成了农民发财致富的聚宝盆。2003年黄溪乡大力发展网上农业、订单农业。目前全乡与广东省外贸公司、贵州省粮油食品公司签订了1000吨黄溪香米销售合同。依靠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黄溪乡建立了1.5万亩黄溪香米生产基地,并对黄溪香米进行深加工,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前几年,为了扩大黄溪“贡米”的影响,黄溪乡下功夫包装“贡米”品牌,于2005年注册了“贡米”商标。目前,该乡已发展黄溪“贡米”基地一千亩,成片种植一级优质稻三千亩。该乡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与云南省出口贸易公司、贵州粮油食品公司签下订单,黄溪贡米2019年的市场价已上升到每公斤8元左右。
如今,当地人改写了古民谣,男女老少皆能传唱:“溪黄泥褐谷品稀,黄溪自古产贡米,昔日皇家独享用,今朝我辈食不奇。”这也是仅仅指本地,如果全国的消费者都想尝尝,恐怕依旧很难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