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四二五)智珠寺

标签:
古老寺院修旧如旧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四二五)智珠寺
智珠寺
重檐黛瓦护沧桑,垒起秦砖大院墙。
火迹应说前代事,曾经禅寺也神伤。
哪里都躲不开汽车
正门?
石额
一眼望穿
代替哼哈二将的位置
代替哼哈二将的位置
没有匾额的殿,从这里进入餐厅
绝不大众的餐厅
雕像
讨论什么呢?
为了这根石桩?
冥思苦想?
墙头上的警卫?
大雄宝殿?
爱护花草
餐厅的后门
装不上去,但不影响观瞻
即使是新建的也保持了原有的风格
替换下来的房柁
供人参观
大火的痕迹
巨大的房柁也可以用榫卯
烧毁的样子
虽然只剩下一个,还可以展示
枯死的树根
原本的彩绘
原本的雕刻
这才是原来的面貌
野鸟也来冒充獣脊
古老大殿的真实面貌
素面,不用化妆
原来的墙就是这样
把镜头贴在玻璃上
看到了里面的样子
枯萎也有品位
美丽的老去
点缀着寺庙
虽是深秋,也有生机
到此止步!
智珠寺,位于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嵩祝寺之西侧,与嵩祝寺共同公布为一个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为乾隆二十一年(公元 1756年)所建。
2012年,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的典范,智珠寺古建筑群保护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北京建筑首获此殊荣。
2014年12月14日,智珠寺被爆出内设豪华餐饮、住宿服务及私人化高档消费场所。2015年1月,庙内设私人会所已停业整顿。如今2018年底餐饮还在经营,是否豪华不得而知。
智珠寺坐北朝南,从山门殿至后殿共五层殿宇。山门外有大门及红围墙。山门三间,大式硬山筒瓦大脊,门楣有石敕建智珠寺”。
钟鼓楼二层,歇山顶,角梁悬铃,现已全无。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大式硬山顶,筒瓦大脊,上带吻兽和垂兽,额枋饰旋子彩画,三踩单昂斗栱,内为彻上明造,殿两侧有红围墙。殿额为“宝纲光音”。第三层方殿为正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四周带廊;重檐攒尖顶,上为砖宝顶,五踩单昂斗栱,角梁悬铃,下檐柱带雀替,三踩单昂斗栱,有旋子彩画。第四层大殿面阔五间,大式歇山筒瓦调大脊,旋子彩画,五踩单昂单翘斗栱,角梁悬铃,内为井口天花,明间门楣有额为“现清净身”,故此殿又叫“净身殿”。后殿面阔五间,大式硬山筒瓦大脊,上带吻兽及垂兽,旋子彩画,带雀替,无斗栱。
景山的东沿,在北河沿街区曲折蜿蜒的胡同中,智珠寺古建筑群静静地矗立在跨度数百年的各类建筑之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不经意看去,它是一座被人遗忘的古刹别院,周围是水果摊、烟气滚滚的工厂和一家不合标准的旅馆。周围的老街坊会告诉你,这片古建筑群名叫“智珠寺”,意为“智慧之寺”。随着时间的流逝,智珠寺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