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跂而回望(散文)/阿成

(2021-03-22 13:21:58)
标签:

转载

转载 

杏林春暖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看到过一部《杏林春暖》的短篇小说集,作者是老作家郑克西。书中所讲的多是八百里伏牛山的故事。其中一篇讲的是,伏牛山下那一片杏林里的那户人家发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男人的腿好像是受了伤,很重,但是,他的媳妇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呀,人家断胳膊断腿儿不也活得很好吗?由此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小说中的每一句话并不在于对错,但必须“合情合理”。

人在福州了。福州的这片杏林来源则不同。福州的“杏林”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道是,一个老中医不但心肠好,医术也很高明,给人家看病从不收钱,但老中医有个小小的要求,若是大病治好了,患者须在他房子旁边的空地上种上两棵杏树,小病治好了,则需种一棵杏树。春去秋来,待到杏子熟了,杏林里结满了金灿灿的杏子,老中医便让附近的农人摘了,去城里卖。自此,流传下来“福州版”的“杏林春暖”的故事。

 

夜读

 

由于旅居的客房空调声音太大,又是一台半残废的空调,发出的声音忽紧忽慢,骤停骤起,闹得人无法安眠。再加上外面的雨势越来越大,客房里忽焉潮湿得很,躺在榻上的旅客者我,极不舒服,胃也跟着难受起来。

既然不能入睡,便打开灯,起身去烧一壶热水,吞下一片胃药,再半躺在床上读介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介川君终究是个文士,难免率性,其中对旧中国一鳞半爪的认识与偏见一文中,就有敷衍之嫌,实是让人遗憾。不过,通过此之一斑亦可以窥其(旧中国)全豹。这大抵便是介川此文的价值所在罢。其实,好看的文章正应当像介川先生那样写才好,率性、随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喜欢的,就滔滔不绝,不喜欢的,则寥寥几笔。绝无章法上的顾虑,跌宕起伏,俨然词曲相配的歌,方可称之为随笔的吧。

 

早年的武汉

 

记得早年去武汉的任务是取车。该辆汽车存在某部队的驻地(那样一台破旧的车竟然存在当兵的院子里,真是有点匪夷所思)。去部队驻地的路,从市中心出发确乎不近,途中需两次换车。当时的气温足有40多度,赤日炎炎,洒家早已汗流如注了。常年生活在武汉的每一位都是了不起的人哪。

在一家大型的工厂外候车时,看到两个女工将装着冰棍的手推车停在那里,那三三两两来往于街道两旁同一工厂的工人随便到那里去取,并不需要什么证件之类。我也是热得不行,讪讪地走了过去,一脸的不好意思。还没有走到呢,那个女工就抽两支冰棍儿递给我。自此,我对武汉女人的印象便无比的美好起来。心想自己已经结婚了,设若没结婚,一定找武汉女人做媳妇。

【补记之一】:武汉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正值七八月份,外乡人的我实在是抗不住如此的炎热,便去路边的冷饮摊儿买冷饮。当时有一种酸梅汤,大杯的6分钱,小杯的4分钱。好,一毛钱买两杯。喝过了以后,玻璃杯的壁上还沾满了杨梅渣儿。当然,现在是喝不到这样纯粹的酸梅汤了。

【补记之二】:70年代,工人出差的待遇要差很多,只能住20块钱一宿的那种小旅店。这种藏身在乱巷之间的小旅馆,自然是谈不上什么优等的设施了。不过还好,倒是有一间专门供客人洗浴的淋浴室。小旅店外面的温度若是40度,那么小旅店屋里的温度至少得有50度了吧?淋浴室喷头喷出的凉水也应在30度上下。旅人到这里与其说是洗浴,莫如说是冲凉。既是冲凉,我便找了个板凳坐在上面,任凭喷头那温温的水柱冲在身上(俨然一种“刑”)。这样降温的方法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暮色四合,走在纵横交错的阡陌之间,看到许多百姓人家将自家的棕床抬到街上,知道是准备在街上过夜了。然而,即便是武汉夜的温度,少说也近30度,街树上的叶子像蜡雕的一样,一动不动。套用现今的说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居住到那里的人便拽出一个长长的胶皮管子将周围的墙壁、街道、树木都喷上水,然后再躺在潮湿的棕床上过夜。大清早我出去买早餐,那些躺在街巷一张张棕床上睡觉的人,不过是早年武汉市寻常的风景而已——几乎是每天我这个外乡人就是从这一张张棕床之间穿行而过,去黄鹤楼,去看东湖的呀。旅途上实在是热得不行,就将自带的毛巾在路边的自来水管子上弄湿,然后像陕西农民那样搭系在自己的头上,木木地走。什么他娘的形象,简直是笑话。

 

舒服与不舒服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1年第1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