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广东廖增伟
广东廖增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9
  • 关注人气:4,8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癸辛街旧事(散文)/陆春祥

(2021-02-19 12:17:12)
标签:

转载

转载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华不注山人、弁阳老人、四水潜夫。祖籍山东济南,自曾祖父随南渡始移居湖州,寓居杭州达四十年之久,著有笔记《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及诗词集数十种。

——题记

 

一、癸辛街

 

杭州的民间故事中,于谦少年时的一则对对子轶事,颇吸引人,小于文思敏捷的聪明劲毕现。

杭州少年小于,一次和父亲、叔叔路过一条街,街上人来人往,热闹异常。于父抬头望巷口,原来这条街名叫癸辛街,于叔也看到了,他对哥哥说:作对子最怕用干支字,就如眼前这癸辛街,如以此街名为上联,下联则很难应答,你试试小于,便知我所说不虚。于父吟道:癸辛街。小于脑子迅速闪现出《三国演义》中魏延给诸葛亮讲过的地名,于是答道:子午谷。于父、于叔惊喜交集,不约而同地赞道:这孩子长大后必能光宗耀祖。

街巷向着癸辛的方向就叫癸辛,南宋的临安城,以天干地支命名的街巷,仅此一条。还有一座城门艮山门,也比较特别,用的是周易里的卦名。至于为什么这么取名,我还没有找到说法。

清朝以前,癸辛街依然热闹,南宋名作家周密居住于此几十年,直到去世。他的几部著名笔记《武林旧事》《齐东野语》都写于此,还有一部索性就叫《癸辛杂识》,“癸辛盖余所居里”。

子午谷,在秦岭大山长安县西南,南北纵向,北出口称“子口”,南出口称“午口”,整个峡谷三百多公里长,悬崖绝壁,栈道无数。魏延的计策是,率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奔袭,一举拿下长安,而诸葛亮最终否决,因为太没有把握。子午谷今天成了旅游探险的好去处,而癸辛街只存在于周密的笔记中、历史的记忆里。这条街,清初被圈入八旗驻营之内,有人认为在涌金门与钱塘门相接处的洪福桥一带。而我的同事、南宋史专家姜青青认为,就在今天的长生路附近,长生路因为有长生桥而得名,癸辛街与长生桥同在一条河畔,他复原的《南宋咸淳京城四图》上面,清晰地标着,洪福桥就是洪桥,京城图上也有。

穿越七百多年的时光,我们要回到周密的癸辛街上,那里有他长久苟命的居所,那里有他时时串入他脑中的南宋城郭和旧事,那里自然也有他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齐人周密

 

周密的《弁阳老人自铭》,对自己的身世,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记录。他祖籍在山东历城,历山下,华不注山的南面,周氏显然是当地的望族,靖康元年(公元1126),周密的曾祖御史中丞周秘,随高宗南渡,先是在湖州的铁佛寺暂住,后来又搬到天圣寺长久借住,待时局安定下来后,周秘就在吴兴置业居住,成了吴兴人,周家这一住,就是四代,公元1232521日,周密出生了。

周密不是出生在吴兴,而是出生在富春县衙。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先说周密的父亲周晋了。周晋历任富春令、闽漕干官、衢州通判、汀州知州等。绍定四年辛卯(公元1234),周晋出宰富春,九月到任。周密在《癸辛杂识》后集里有《先君出宰》,写到了他父亲在富春县令上的一些事。

周晋刚一到任,正碰上慈明太后(宋宁宗的皇后)去世,要求富春县办理棺木,周晋都办得非常妥帖,但没有以捐税差役去骚扰百姓,老百姓都称周晋为“周佛子”。百废待兴,周晋全力改革,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将财力集中到为百姓办的事情上,他修建县学,并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重新制定祭奠礼仪,并将祭奠的各种规章,一并刻到石头上。他还在富春江边,重新修建了合江驿,驿后有一大阁楼,上书“清涵万象”。他还为百姓修建了一个公园,园中花草芬芳,有楼阁,有池塘,第二年,莲池中的荷花盛开,还长出了极为特别的双莲,周晋就取了“合香”之名,取古诗“风合雨花香”之句。壬辰岁,周密就生在那个富春县衙。

富春江边,鹳山脚下,富阳县城的东北方,富阳县衙就在那里。我查《康熙富阳县志》上的文字和图,记载清晰: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县令赵讷开始建设厅宇;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毁于寇,县令刘举夔重新建造;嘉定二年(公元1209),县令吕昭亮又大规模修建;景定五年(公元1264),县令赵汝崖新建了狱舍。一直到明到清到民国到现代,成了现今的富阳区政府大院,也就是说,这个地方,一千三百多年来,一直是富阳的政治中心。这个大院,我去过多次,院子挺大,旧房旧舍,草树茂盛,但唐宋元明清的老县衙遗物,却全无踪影,据说上世纪大院边上的邮舍弄还有一点老城墙,后来也都拆光了。

光绪县志上标注着,老富阳县衙内建筑不少,照墙、县衙门头、大堂、川堂、安吉堂、三堂、斐如堂、大仙楼、土地堂、申明亭、监狱、捕署、内公所、粮署,小周密应该就出生在这个老院子里的某一间房内。其时,周爸爸正年轻有为,意气风发,出身名门的周妈妈(周密外祖章良能,处州人,淳熙五年进士,做过枢密院编修、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等,外舅杨伯喦是南渡名将),虽柔弱多病,也欣喜若狂,他们夫妇俩的独子,今后将成为南宋历史上的著名文化人物。

周晋在富春县令任上只待了三年,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为官勤廉,却一直没有大的作为。周密说了一个原因,他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这人就是李宗勉(文清)。

周密说,他刚出生的时候,李文清正在老家闲居,李是富阳人,1205年的进士,做过著作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兼给事中,最后做到左丞相兼枢密使,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辞官。这样的身份,即便是贬官闲居,也还是个重要人物。周密写道,李家的的数十个仆人,非常强悍,他们把握着县道,似乎有点横行乡里的意思,而周晋这个地方官呢,又不善于拍马屁,或者马屁拍得不好,不能事事都满足李大人,于是,周和李之间就有了积怨。

周密坐在癸辛街的书房“浩然斋”里,看着窗外的飞鸟,依然在回忆父亲的事。他父亲还有一件事的处理,李宗勉就认为是周晋故意为难他。李大人看中了富春县的官妓蔡闰,时间长了,李就想为蔡脱籍,也就是让她从良,还其自由身,但一直没办好。有次周县令和李大人还有蔡一起喝酒,李大人就向周县长敲起了边鼓:这个小蔡呀,我还没有考中进士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册了。李大人的言外之意就是,蔡在册时间已经很长了,可以考虑她的自由身了。此时的周晋呢?他转身问小蔡:你什么时候入的籍呀,今年几岁了?那小蔡,真是笨,没有理解李大人的意思,如实向周县长汇报。大家一听,咦,李大人考中进士的时候,小蔡只有十岁,显然不可能。而此时的李大人呢,脸红一阵白一阵,周晋其实无意,李大人却认为故意,于是更加怀恨在心。

李宗勉重新入朝,掌握实权的第一件事,就是弹劾周晋。宋史中,李宗勉也算是一个正直的官员,他去世后,被赠为少师,谥号文清。周密也是一个正直的作家,不见得会造谣,立场不同,性格不同,要找一个官员的茬子,无论是谁,分分钟的事。

周密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故家遗泽,积厚流光,健康成长,志向高远。家里的书几万卷,仍然不断买书抄书,一直坚持到老,周家曾经有多少书?三世积累,凡有书四万二千余卷,三代以来金石之刻一千五百余种。

周密从小到大,都随着做官的父亲到处居住,长大,娶妻,妻就是她母亲外舅杨伯喦之女。周密子周铸,周密有《藏书示儿》长诗一首,其中有句,这样表达了对儿子的期待:“我家有书种,谨守毋或坠。诗成付吾儿,永以诏来世。”

这样一个基层官员却又是知识分子的家庭,靠着祖宗积累下来的名声,凭着自己的才气,日子过得还是惬意的,他的日子平稳而有节奏,他因祖父的恩泽步入官场,做过临安府幕属,做过和济药局、丰储仓的管理者,还有义乌令。接下来,我们进入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庚子年的新冠病毒,扰得大家都很痛苦,还是说周密管理药局的事吧。

 

三、和剂药局局长

……选读结束,更多内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10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