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56章的学习体会——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2016-04-24 22:57:22)
标签:

道德经

张磊

原文: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門,知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一、白话翻译

真正明白的人不轻易发言,轻易发言的人不真正明白。

塞住口窍,关闭门户,明白光芒,同合尘芥,挫败锐气,化解纷争,这称为“玄同”。

能达到“玄同”境界,

因其超然,不会过于亲近,因其至诚,不会过于疏远;

因其淡然,不会过于得利,因其慈悲,不会过于伤害;

因其无欲,不会过于“尊贵”,因其价值,不会过于低贱;

所以被天下尊贵。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門,知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真正懂得明白某个人,某件事情,因为知道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描述,而且语言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六个其,可以理解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他人或事情”。

第一种解释:其为自己。塞住口窍,关闭门户,是内省。“知其光”,“用其光,复归其明”;“同其尘”,同合尘芥,在细微之处与万物为一;挫败自己锐气,使之更成熟稳中;化解内在纷争,找到自己的使命所在;这些都是内省的成果。

第二种解释:以“事情”为例,“塞其兑、闭其门”可以理解控制事情发展趋势坏事防止恶化,好事防止走偏。“知其光,同其尘”能了解事情发展成因,注意事情发展的细节。“挫其锐,解其纷”,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有时“狭路相逢勇者胜”,有时找到平衡之处,“两好搁一好”。总之能把握事情的根本,

“知其光”和“和其光”,按照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两者含义一样。

例子一:教育。虽然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个幸福的人生,但教育的方式却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清楚,说明白的。还有一句,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例子二:金融。以股票为例,“低买高卖”是投机的“决定见”。何时为低,何时为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不用说“讲清楚”了。价值投资,涉及成长性、周期性、股息等,更不容易说明白了。

(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能达到“玄同”境界的人,都是层次很高的人,以圣人为例。跟随圣人收获很大,所以不愿疏远圣人,但也不敢过于亲近,因为敬畏圣人。跟随圣人,对世俗的利、贵,会越来越不看重,因为明白利贵跟“生命”比起来,价值很低;同时因为对“生命”层次理解的更深,不会被人伤害或看得低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