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诚意正心张磊
诚意正心张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28
  • 关注人气:1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55章的学习体会——金刚印  活子时

(2016-04-16 18:47:38)
标签:

道德经

张磊

原文: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弗螫(shì),攫(jué)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之会而朘(zuī)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一、白话翻译

含有深厚德行之人,好比初生的婴孩。

毒蜂、蝎子、毒蛇等不蜇他,以爪抓取的禽类、凶猛的野兽也不搏击他。

筋骨柔弱,拳头却握的很牢固。

不懂男女交合之事,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由于精满之极的缘故。

整天号叫,嗓子却不哑,这是由于和谐之极的缘故。

和谐称为“常”,

懂得“常”称为明;

有益生存称为吉祥;

心主使气称为强。

物体达到“壮”状态,立即变为“老”的状态,称这为不合道的方式,不合道的方式,这样就会加速消亡。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弗螫(shì),攫(jué)鸟猛兽弗搏()。

含,本意指将食物包藏在口中,引申为含有,拥有。德,指自然性的德,非社会性的道德。德,简单来说,就是修行以合道。拥有厚德的人,即善于修道的人,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婴儿有什么特点呢?下面三句都是形容婴儿的特点。

蜂,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虿,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这四类动物给人造成伤口都很小。

攫,本义指鸟用爪迅速抓取。攫鸟,用脚爪取物如鹰隼一类的鸟。猛兽,指虎、豹、狼等大型动物,这两种动物给人照成的伤口都比较大。

为什么上述这些动物不伤害婴儿。一种解释是,婴儿没有机心,神全则机忘,无恐惧之心,无害动物之心,动物亦不害他,狼孩的存在就是证据。含德之厚者要修成这种状态。另一种解释,婴儿需要大人时刻的保护,才能免于伤害。含德之厚者要像大人保护婴儿一样,时时刻刻认真修行。个人认为两种解释都有可取之处。

(二)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mǔ)之会而朘(zuī)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gā),和之至也。

本节是形容婴儿状态三句中的后两句。婴儿骨骼、筋肉虽然很柔弱,但手却握的很牢固。婴儿握手的时候,大拇指被包在四指里,在无名指根部,这个手印,被佛家称为“金刚印”,握此手印,可百邪不侵。根据中医理论,心藏神,肝藏魂,无名指的指根,正是肝魂所藏身之处的门户,这样握拳,心里不害怕。以植物为例,生命力强的时候,有精液,很柔弱;生命力弱的时候,就会变枯槁,变硬脆。

婴儿不懂男女交合,生殖器却会自动勃起,这在中医被称为“活子时”,即“一阳来复”时刻,这时也是修行的良机。男人生殖器无念勃起,为“活子时”,同样女人乳头无念而硬,也为“活子时”。上述两种情况,都是由于婴儿精满至极的缘故。

婴儿整日号叫,嗓子却不哑,主要由于婴儿是丹田发声,其身阴阳和谐、阴阳平衡、阴阳合一的缘故。

“精之至也”和“和之至也”可于“其至之也”(第39章)同参。

(三)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可与下面的内容相互参考:“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第16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第33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第52章)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可于第30章内容“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相互参考。

常,自然法则、定律或真理。复命,回归根本,是常道的一种;阴阳和谐、阴阳平衡、阴阳合一,也是常道的一种。懂得常,就可称为明。

心使气曰强,通行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欲望支配精气称为逞强,强为贬义词。第二种,意识主使体内气的流动,称为“强”,强为褒义词。根据“自胜者,强也”和“守柔曰强”,个人更认同第二种解释。关于意识如何主使气的流动,可参考《科学禅定》(高月明著)

如果“强”为褒义词,加之“明”为褒义词,“祥”应该为褒义词。“益生曰祥”解释为“纵欲贪生叫做灾殃”就是错误的,应该为“有益于生称为吉祥”。

对照第30章“物壮而老”,“物壮即老”表达更好。因为物经过“壮”的状态变为“老”的状态,这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为强行达到“壮”的状态,就会立即转为“老”的状态,这就不自然,非正常的,才称为“不道”,才会加速消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