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学习体会——有得有失 自主选择
(2015-08-20 11:30:43)
标签:
道德经清一有得有失恒顺自然服从常识 |
原文: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舆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一、白话翻译
(树木)弯曲,就可以保全。
(树枝)弯曲,就可以平衡(正)。
(地势)低洼,就可以被充盈。
(衣服)破旧,就可以换新。
(学问)专一,就可以精深。
(欲望)贪多,就容易迷惑。
所以,圣人掌握一,把(一)作为天下的主管。
不自以为是的人,可以值得表彰。
不自我表现的人,拥有自知之明。
不自我夸耀的人,可以增加功绩。
不自我吹嘘的人,故能维持长久。
因为不争,所以不能与之争。
古人所说的“曲全者”,是接近(一)的言论。
(所有的道理)确实可以全部归到这句话。
二、理解、经验和应用
(一)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关于前六句短话,有不同解释。权谋之术(解释一)是大部分人的观点,但个人并不认同;得失之心(解释二)是一些人的观点,但个人认为还不究竟。
解释一:权谋之术。曲则全,委曲求全,即为了“全”,所以要“曲”。为了最终的“正”,所以过程可以“枉”;为了“盈”,所以要“洼”;为了获得“新”,所以先把拥有的变“敝”;为了“得到”,所以要“专一”。上述的五个短语都可以这样解释,但理解“多则惑”就很困难,为了“惑”,所以……,因为没有人想要惑。个人认为第一种解释不是老子原意。当然权谋之术不是没用,也很有用,但终归不是大道,所以用之要慎之又慎。
解释二:得失之心。树木弯曲不成材,不被人砍伐,所以得以保全生命;反之若树木笔直成材,就会被人砍伐,“造福”人类,但也失去生命。树枝弯曲,其实就是自然平衡的结果,为了获取更充足的阳光;树枝笔直,就不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作为山峰,就很难积水,但山峰也有自己秀美的风貌。衣服旧到不能穿,就会被舍弃,换成新衣;新衣服慢慢也会变旧变破的。转攻一门,容易精深,但也容易狭隘;博闻强记,可以触类旁通,也容易浮于表面。欲望过多,容易迷惑;没有欲望,又容易了无生趣。总体来说,任何事情,一动分阴阳,有得必有失。
下面的摘录也可以帮助理解“枉则正”。
摘录:爱的系统法则对我们的影响就像环境对一棵树的影响那样重要。如果一棵树能协调于地球引力和太阳牵引力之间,它就自然能垂直地向上生长,枝杈之间取得均衡。这种形式下,它是最稳固的。然而如果一棵树不能按这种常规的方式生长,可能生长在峭壁上,为了适应风、土壤、重力和太阳之间相互影响,它只能按照系统所允许的方式生长。这样的树和那些垂直的树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它可能看起来不太稳固,可能没有生长在平原上的同类们那么高。两种树都服从同样的自然法则,可是生活环境的动力却向它们施加了不同的压力。它们都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方式找到系统的平衡(摘自:《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德)海灵格著)
解释三:恒顺自然(如服从常识)。根据解释二,我们知道“一动分阴阳”,那如何选择呢?老子给出的答案是“执一”。个人认为本段文字最关键的是“一”的解释,“一”是“根本之道”,但什么是根本之道?就是物我合一,阴阳合一、唯道是从、恒顺自然(如服从常识)。例如,
若一件事情可以做(符合自然之道),而个人愿意做、喜欢做(符合主观愿望),做是合一,不做是不合一。
若一件事情可以做,但个人不愿意做,不做是合一,做是不合一。
若一件事情不可以做,而个人不愿意做,不做是合一,做是不合一。
若一件事情不可以做,但个人愿意做,不做是合一,做是不合一。
简单来说,即不违反自然的情况下,又不违反内心所愿,才是合一,即自主选择,应以不违反自然(事实、常识等)为前提。
(二)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舆之争。
结合第二十二章,前四句其实在说明一个道理,不企者故立。踮起脚尖,不能长久站立;不踮起脚尖,故能长久站立。因为不踮起脚尖站立,是正常的站立状态,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即自是、自见、自伐、自矜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情绪、意愿。以“不自伐故有功”为例,一个人如果有功绩,自己不夸耀,反而给人感觉更谦虚;一个人如果没有功绩,自己不夸耀,这也符合客观事实。“夫唯不争,故莫能舆之争”,指只有不加入个人情绪,就事实论事实,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情绪。
(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这句话,可以看作老子对“曲则全”这些短话的认同,认为这些话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真理。
清一道德经学习群,群号254084232
本群理念:平等、尊重、自由。
理念解读:每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新教育群群员更是清一山长近百万人选一,选出来的认同新教育理念,开始自我觉醒的队员。所以大家都不应该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应该狂妄自大,大家都是平等的。尊重,包括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即不伤害他人范围内的自由。
幸福蒲公英(总群),群号89015542
群名寓意:像蒲公英一样,随缘把幸福传满人间。
建群目的:建立一个互联互通互帮互组的平台,通过自我觉醒、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实现财富自由、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家庭和谐、幸福绵长。
鼓励群员:承担责任,争做经营者;觉察生活,传播正能量;感恩生活,分享亲身体会;参与讨论,发表真实想法;赞美他人,培养包容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