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117):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标签:
红楼欧洋 |
分类: 红楼正解 |

芦雪广里大家吃鹿肉联诗的情节非常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那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在下雪天做这些活动呢?下雪跟吃“胡虏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需要综合考虑作者的创作构思和此书的框架。虽然书中的框架非常复杂,但很有规律,甚至可以说相当精准,除了在横向和纵向分为多个层级以外,从某些独特角度来看也可以找出很大的亮点来,比如书中前半部分就明显地按着春、夏、秋冬的时候顺序进行描写的,不但把大观园中的四季交待得精彩分呈,而且也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所隐写的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是有趣。
元妃省亲以后,在第二十三回里介绍说宝玉和姐妹们在二月二十二搬进了大观园,正好是春天,于是随后几回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春天里;宝黛二人一起看《西厢记》的时候树上落下来的是春天里开的桃花;第二十六回里宝玉来到潇湘馆的时候听到黛玉说:“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而这一回的回目中提到“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第二十七回里黛玉的《葬花吟》里还有“春暮”、“春残”、“春尽”的描写,说明春天已经到了尾升。由于黛玉所影射的崇祯皇帝死于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所以作者有意在描写春天这几回的文字中通过黛玉的《葬花吟》做为她后回之死的伏笔,也是在影射崇祯之死。
而到了第二十九回里以后,开始进入了夏天,而宝钗在这几回里两次提到了自己怕热,贾蓉还因为怕热找地方乘凉去而被父亲贾珍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了一番;在第三十回里还提到了当时是“盛暑之时”,宝钗可能因为暑热而还少有地发了一回火奚落了刚刚合好的宝玉和黛玉一番;之后宝玉也热糊涂了,居然去调戏金钏,导致王夫人打了她个耳光,逼得她跳井而死;在暴雨中宝玉也非常少有地踢了袭人一脚,导致她居然吐血了;在第三十二回里宝钗还在贾雨村的来访说:
“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
到了第三十六回里宝钗在王夫人那里吃了西瓜以后,冒着酷暑来到怡红院看宝玉午睡,没想到听到了宝玉在梦话中否定了“金玉姻缘”,让她怔住了。夏天对应着“五行”之中的火,而朱明王朝也是属火的,也就是说夏天这个季节里象征大明各种势头表现得最猛,所以在这几回的故事情节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征满清的人都吃了亏,也都非常有象征意义。
到了第三十七回以后开始逐渐进入了秋天,菊花开了,大家开始吃螃蟹了;在第四十三回里提到这一天是九月初二,这一天凤姐过生日;到了第四十五回里黛玉写诗《代别离》一首,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因为秋天对应着“五行”之中的金,而满清的前身就是后金,所以天气渐渐有了凉意,这象征着满清走出了低谷,开始抬头,而黛玉的诗中表达的更多的是后回与宝玉惊心动魄的离别之苦,也象征着一种悲凉的氛围慢慢袭来。
到了第四十七回里应该就进入了冬天,这一回柳湘莲提到“眼前十月初一”,到了第四十九回里就开始下雪了,凤姐还提到说:“离年又近了”,看来这个时候是腊月天,在第五十回里芦雪厂联诗中,一开始便是:
一夜北风紧,
开门雪尚飘。
要知道冬天对应着“五行”之中的水,有条批语中提示说满“清属水”,也就是说象征满清的势力这个时候最凶猛,贾家家亡以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雪景也象征着满清时代的到来。所以芦雪厂联诗这头两句便象征着清军袭来,大兵压境,意味着满清正在吞并汉人的江山。大家在下雪这个象征满清的氛围之中,才有了第四十九回的“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这意味着汉人顽强不屈的反抗,象征着誓言杀光胡虏的气势以及与满清血战的场景。而湘云还提到了“腥膻大吃大嚼”,不也正是指的吃“胡虏肉”的意思吗?正因为后人把“芦雪广”理解为“芦雪庵”或“芦雪庭”,所以根本体会不出其中的寓意来。那黛玉为什么不吃象征“胡虏肉”的鹿肉呢?宝钗是这样跟宝琴说的:
宝钗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
宝钗的意思是说黛玉是想吃的,但肠胃不好,所以吃不了,这也应该是有很深的寓意的,象征黛玉所影射的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摆平关外满清这些胡虏之事,所以宝钗才说“林姐姐弱”,自然是指崇祯的能力实在是有限,无法“消化”掉满清这个外患。这样精彩的表面故事居然也有着同样精彩的背面隐写的历史,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构思和写作手法!
而第四十九回的回目上句为“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而此回中关于红梅的描写却很简单:
(宝玉)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雪象征着满清,本回中介绍说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应该到处是银妆素裹,象征着已经是满清的天下了,而红梅不惧寒冷而傲雪怒放,显得格外精神,而梅花的一大特点之一就是“红”,这不但象征着朱明,也象征着汉人们反清的精神!
当年满清围攻扬州,史可法拒绝投降誓死抵抗,使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于是城破以后下令屠城,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十七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史公祠,堂前两边悬清张尔荩撰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所以梅花象征着顽强的反清精神,而在第四十九回里,梅花的描写与用吃鹿肉来象征吃“胡虏肉”的情节放在一起,应该是寓意极为深远!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前一篇:红楼(116):脂粉香娃割腥啖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