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心心相印
(2024-04-20 18:41:46)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是人们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都在努力消除人的独特性。这样会减轻教育工作的负担,但也会减轻孩子生活的分量。当然在这之前,孩子们还得被迫经历痛苦,比如说,当一个孩子晚上正在读一片扣人心弦的故事时,一种单单针对他的训诫不可能使他明白他必须中断读书去睡觉的道理。假如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对我说,时间太晚,眼睛会看坏的,明天早晨会睡过头,很晚也起不来的,这个蠢故事是不值得读的。这样我虽然不会明确表示反对,但我之所以不表示反对,也仅仅是因为这一切训诫连值得考虑的边儿都没有达到。因为一切都是无限的,或者是不确定的。结果就是:我讨厌请求允许我继续下去,而决定在不允许的情况下我行我素。这就是我的独特性。
将心比心,孩子们总会慢慢长大,他们的个性也会越来越突出。还记得初识他们的一幕幕:老师,你怎么知道作业还缺20本呀?因为老师我刚刚数了啊!上课前问“老师,这节课我能自己写别的作业吗?”不行哦,这节课老师我要带你们学有趣的新知识……感觉自己每一天都在回答很多可爱的问题,就像一个大孩子带着一群小孩子一起长大。
在这群家伙升入五年级时,我成为了他们的新班主任,活泼好动的东东、肖肖他们被选进了足球队。从那之后我就笑称他们是我们班的 “足球宝贝”。刚刚开学的时候还好,学的知识也不难,有空的时候给他们开个“小灶”,在语文学习上也跟得上大家。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知识难度的加深以及作为校队主力的他们,数学成绩开始慢慢下滑。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外出比赛,感觉他们越来越野了,放在学习上的心思也越来越少了。对他们的“管教”频率也越来越高了,感觉他们和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有时候没有完成课堂作业就偷偷跑出去训练。然后我发现,我需要转变策略,堵不如疏。我开始了解他们每天的训练任务,接下来的比赛安排。延时服务时间,我会去观看他们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闲暇的时候和他们聊天,聊足球,聊训练时候有趣的事,聊他们的教练。慢慢地,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又近了。
陶行知先生以前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对于心心相印的理解是将心比心,只有把自己也融入进去,才能体会理解孩子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