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2024-04-27 13:31:35)我越来越意识到,做老师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在日常交流中充分尊重孩子,对待孩子保持诚恳的态度。也许你一时间有些听不懂,那让我慢慢解释给你听。
假如孩子有任何的问题,我就一律用心的回答并且鼓励孩子们下次还来进行询问,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们班的W,孩子一开始基本都是及格边缘,上课也不怎么认真。但自从我接班之后,每次他来问我问题,无论问题本身是否有价值,我先鼓励他一通,比如真高兴你会想到来找我、比如你问的这个问题真是个好问题......也许短期内,W的成绩不会很快提升,但是在一次次的鼓励中,他脸上的笑容变多了,他也更信任我、更愿意找我说话了,所以说将改变一个孩子的可能性注入一次次的接触的机会中,即便我们的目的并非垂直击向学习成绩提升这个目标,但也足够可以改变一个孩子。每次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哪怕是默写比上一次少了一个,我都会夸奖他,上课基本都会点到他回答问题,孩子也是从一开始的上课不集中精神,到后来的每次上课都端坐着,再到回答问题能够流畅的说出解题步骤,变化还是很大的。甚至说我们班的周同学,虽然表现比较差,但我发现他的字非常的好,每次我都在学生们面前说他字好看,久而久之,他就更加希望我从别的方面也夸奖一下他了,上课也更加的认真,甚至说有一次,我差点被椅子砸到,也是周同学立马来我面前,一脸关切地问我,老师,你没事吧。每个人都喜欢被充分的尊重,都喜欢被夸奖,每天夸奖一句,孩子自信了,那么总会有奇迹发生的。
教学上亦是如此,有时看似繁琐的准备工作花费了一些时间,但充分准备带来的对能够对一堂课进行充分掌控的成就感是无法被忽视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课前我都会深入理解课标,弄清所教的单元的大概脉络。进入课堂前,即便是从前教授过的课程,我还是会沉下心来充分准备教案,在导入或者研读课文的环节增添一些之前没有用到过的环节或者细节,使得这堂课在抓住重难点的基础上再增添一些趣味。我会在自己的课本上提前规划好记笔记的区域,投影给全班同学参考,尤其是那些不善于记笔记的孩子,给他们提供更加清晰的示范,好过用语言在课堂上随机抽象地进行描述,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来的更好更实际。
学生其实对老师的生活会比较感兴趣,在日常教学的时候我也会多多涉及到自己,以自己为例子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会比较轻松愉悦。在讲解练习的时候,也会不厌其烦的把我的解题过程讲解出来,让他们尽可能的把自己带入到一个解题思路、或“公式”中去,这样语文简答题的解题结构也就不再是不清晰的没有脉络的了。在难背诵古诗词或课文方面,我也会教授他们我喜欢用的背诵方法,语文的内容更多,有时我们可以自己编一些口诀,来为自己减少工作量。这样也可以方便孩子们背诵,让学生知道学习文科不能只靠死记硬背,都是有技巧的。
教学就是有捷径可以走的,用心设计、提前构想、不以短期提升为目的,让每一步都有意义、都更接近我们的目标,这本身就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