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探路人--张恒杰
探路人--张恒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51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企业成长。

(2022-03-29 13:30:10)
分类: 企业成长


在企业,成长与发展是同义语,很多情况下是互换使用。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规律中,在研究生产、交换、消费、分配过程中,对资本主义企业成长发展的演变规律进行探索,切入点是资本主义企业规模的变化,当时,马克思就把资本主义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连在一起研究,马克思从规模大小入手研究企业的发展演变,马克思把企业规模大小与制度变迁看作是技术、协作、劳动力、资本、市场和利润等基本经济条件变化的必然反映,看作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及相互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组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追求剩余价值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资本家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动因;资本家扩大企业规模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包括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力量决定了分工的程度和数量;资本集中程度及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投入;管理监督费及流通费升高。这些都是企业规模扩张的限制性因素。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与成长,首先要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企业生存的起码条件;企业要发展,必须进行资本积累,实行扩大再生产,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其资本有机构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改善经营管理,缩短资本周转的时间,必须变革企业制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客观地描述了企业规模演进的轨迹及方向。一是企业生产形态演进的轨迹:由简单协作(企业萌芽形态)——工场手工业(企业初级形态)——工厂制度(企业发展形态)——公司制度(企业高级形态);二是企业资本制度形态演进的轨迹:由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合作制企业。三是技术进步演进的轨迹,技术进步有利于分工协作,可以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生产流通费用,这对企业规模扩张起着重大作用。

此前,有人说企业成长理论源于彭罗斯(1959年英国经济学家首先发表《企业成长理论》),我对企业成长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认为企业成长理论源于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中有专门一章讲企业成长),现在看,比他们早100年,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运动规律中,在研究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就对资本主义企业成长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切中要害,抓住了本质,这才是源头。企业成长理论必须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我们探索中国企业扩大发展及可持续性成长,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规律,从生产、技术、交換、消费、分配、治理上探索企业可持续性成长发展的规律,探索不适应新生产力需求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方案,开创新时代企业成长发展的新格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