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适无视的信息

(2015-12-26 02:30:44)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塔主原创

胡适无视的信息

      早期,胡适仓促论证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以后,并没有找到更多关于曹雪芹的信息,自然还是希望从曹寅下手,然而他对曹寅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略知一二就写出个三四五出来,因此常常前后不能照应,漏洞百出,连曹寅出生的时代都拿捏不准,也不清楚曹寅死在哪年,更不要说曹雪芹了,所以像热锅蚂蚁,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朝秦暮楚不断发文。

     好在还有比较支持的顾颉刚,1921年春,顾撷刚给他写信说到,他查到天津图书馆有《楝亭集》诗抄,并告知,书中有顾景星等多人的序。胡适如获至宝,马上回信,并给顾撷刚开出20元的支票(银元),要他看看情况,有价值就买下,没有价值这钱也不要在意,随便应用。

这里展示当时胡适的回信:

胡适无视的信息(《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p26~p27)


顾颉刚收到汇款之后也不得不认真严谨,包括《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之类内容,综合各种信息,很快查得了曹寅出生年份,并特别强调了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回信给胡适说道:
适之先生:
顷自京师图书馆归,接读来信,并《考证后记》敬悉。今即送还

今天在京馆看到两部的《八旗氏族通谱》,曹寅的家世查得了。文如下:
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瀋阳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子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孙:曹玺,原任工部尚书;曹而正,原任佐领。曾孙: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曹荃,原任司库。元孙:曹颙,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员外郎;曹颀,原任二等侍卫,兼佐领;曹天祜现任州同。(钞本雍正十三年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
又一刻本文同;惟曹天祜作曹天祐。
《通谱》可惜不将世系叙明白:曹玺有了一个兄弟,曹寅有了两个兄弟,便分不清楚。作起世系表来,应如下:

胡适无视的信息

这《通谱》实在搜集得不完备;把《楝亭诗钞》里的家人排起来,大半是《通谱》所没有的:
胡适无视的信息
曹雪芹的名字,当是天祜:一因在诸兄弟中为双名;二没有做官(州同当是一个空职)。《通谱》四人:颀已决定是侄,颙、虽不能决定,都做织造,想来不会是曹雪芹。

                           学生顾颉刚
                           一九二一、四、十九

下面是这信件在胡适的《全编》“附录”的截图:

胡适无视的信息
   《八旗氏族通谱》,顾颉刚说的很清楚,很不完善,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天祜 颀颙”齐名排列,又有顾颉刚简单的排除,这就是胡适早期认为曹雪芹是曹寅儿子的根本,后经过看民国时期杨钟羲的《雪桥诗话》中载曹雪芹是曹寅孙子,又改证曹雪芹是孙子的论断。而顾颉刚更重要的一条信息,就是他从《楝亭集》查到的“大兄松斋”,而且根据自己信息筛选,还列出“四兄”、“二弟”等人。

    这个松斋,在后来他得到的甲戌本有着明确的一条落款批语,但是,胡适也许忘记了顾颉刚这封信,也许他因为一时脑袋发热,认为批语都是脂砚斋,再不去多思考一步,就这样,本来在20年代初就发现的曹寅与“松斋”特殊联系,迄今,红学都没有人愿意提起,因为他们把曹雪芹定义在乾隆年间,曹寅认识的大兄,活不到清中时期,对不上主流红学的意淫了,而稍后发现的庚辰本中有落款“绮园”者,同样在顾颉刚提到的《楝亭集》中可以找到其身影。

    绮园,松斋,这些活跃在曹寅生活圈的人,就是《石头记》的批书人,嘴硬是改变不了证据的存在,《石头记》康熙年间已经完成,其底本《风月宝鉴》是吴伟业的著作!历史会证明一切。

胡适无视的信息

(《楝亭诗抄》之“松斋”)

 

胡适无视的信息
(《楝亭诗抄》之“绮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