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护珠塔主
护珠塔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719
  • 关注人气:6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脂砚斋并未看过《石头记》后文新证

(2015-10-04 16:59:04)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教育

分类: 塔主原创
      在以往关于“脂砚斋”与“畸笏叟”专门的博文里,跟大家介绍了畸笏叟是核心批书人问题,同时指出,“脂砚斋”并未看过《石头记》的后文,这里,通过对一条“脂批”分析,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在批评本的《石头记》里,大量的批语是不具名的,只有36条署名了“脂砚斋”,或者是“脂砚”、“脂研”、“脂斋”,可以算确定的脂批,但大量不具名批语中,个别批语也能判断出来自脂砚斋。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葬花吟》最后,有一段批语:【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嘻!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如截图:
脂砚斋并未看过《石头记》后文新证


   而类似的批语,庚辰本也有一条:

脂砚斋并未看过《石头记》后文新证
      内容是:【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今(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先生想身(非)宝玉,何得而下笔?即字字双圈,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嘻!客亦《石头记》化来之人!故掷笔以待。
      这段批语是不是脂砚斋,我们可以通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找到证据,庚辰本是一九三三年初徐星署以八银币从北京东城隆福寺地摊购得,全书78回,少64和67两回以及六十八回也少一两页,十回一册,共八册,第五、六、七、八册上著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被主流红学命名为“庚辰本”,这八册每册卷首都注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
     从27回庚辰本的“凡三阅”看,这正是脂砚斋第四次批注才说自己前三次读到这里,现在正好就是“再四”,这条批语,虽然没有署名,这样也基本可以确定是脂砚斋留下的。另外从客称“先生”也能侧证批语乃脂砚斋所为,在庚辰本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脂砚斋摘抄了当时看过的有人题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此脂砚先生当与客人说“先生”都是指脂砚斋。
     既然确定了这条批语是脂砚斋所为,那么结论就是:脂砚斋没看过《石头记》后文。
     理由一,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俟看石兄后文”,指出了批语作者,还没看到后文,也就是说,不知道后事,别急于下笔。
     理由二,脂砚斋自己被客人震惊,“噫嘻”是表示极大震惊的感叹词,“噫嘻!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甲戌本)与“噫嘻!客亦《石头记》化来之人!故掷笔以待。”比对研究,得出的语段意思为,来客是石头上记下的人物,或者是来客是石头记上的现实人物!所以十分震惊而“噫嘻”。之所以停笔不批,是被来客折服,只能“俟看石兄后文”再说了
     当然,以前的文章里,我找过一些脂砚斋被畸笏叟批评的事例,畸笏叟之所以批评脂砚斋,就是认为有些地方,脂砚斋没看过后文,不知道作者欲扬先抑的笔法,而妄加批注了小说中的人物,例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语段【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因说道:“既这么着肯跟,我还和他妈说,‘赖大家的如今事多,也不知这府里谁是谁,你替我好好的挑两个丫头我使’,他一般答应着。他饶不挑,倒把这女孩子送了别处去。难道跟我必定不好?”李氏笑道:“你可是又多心了。他进来在先,你说话在后,怎么怨的他妈!”凤姐道:“既这么着,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叫这丫头跟我去。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刚说着,只见王夫人的丫头来请,凤姐便辞了李宫裁去了。红玉回怡红院去,不在话下】在庚辰本有两条眉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后篆儿,便是确证。作者又不得有也。己卯冬夜。】【此系未见“抄没”、“岳神庙”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
脂砚斋并未看过《石头记》后文新证
   这里就是批判脂砚斋,不知道已经迷失后文内容,对小红的批语是完全错误的。同样在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语段
 只闻麝月悄问道:“你怎么就得了的?”平儿道:“那日洗手时不见了,二奶奶就不许吵嚷,出了园子,即刻就传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我们只疑惑邢姑娘的丫头,本来又穷,只怕小孩子家没见过,拿了起来也是有的。再不料定是你们这里的。幸而二奶奶没有在屋里,你们这里的宋妈妈去了,拿着这支镯子,说是小丫头子坠儿偷起来的,被他看见,来回二奶奶的。之后,庚辰本有夹批【妙极!红玉既有归结,坠儿岂可不表哉?可知“奸贼”二字是相连的。故“情”字原非正道,坠儿原不情也,不过一愚人耳,可以传奸即可以为盗。二次小窃皆出于宝玉房中,亦大有深意在焉。】这里对小红批评很负面,因为前面已经做了批评,畸笏叟就没有在这里重复自己的态度。
    通过这“葬花吟”批语,可以看出,脂砚斋最多看过80回的《石头记》,而不是看过后文的人,所以脂砚斋的批语不是最具备权威性,而只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分析,真正有意义的批语,全部来自畸笏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