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护珠塔主
护珠塔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719
  • 关注人气:6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眼旁观“雪芹先生画像”

(2015-10-05 04:42:41)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塔主原创
         关于河南博物馆“稀世珍宝”“雪芹先生画像”持续的争论,也许还会继续。
         画像是一本册页中的一页,可对折成两扇,纸面已经发黄。右扇画着一个席地而坐的中年人,身着长衫,足蹬麻鞋,左腿平盘,右腿曲竖,左手支地,右手抚右膝,显得风流儒雅,画像左上方题有字,上书:“雪芹先生洪才河泻,逸藻云翔。尹公望山时督两江,以通家之谊罗致幕府。案读之暇,诗酒赓和,铿锵隽永。余私忱钦慕,作小照,绘其风信儒雅之致,以志雪鸿之迹而。” 
冷眼旁观“雪芹先生画像”
(河南博物馆馆藏“雪芹先生画像”  注:非高清实拍,不要评论图片)


         一方面,为给“曹雪芹”找到着落的曹学,急切需要找到曹寅存在一个孙子或者儿子叫雪芹,有了画卷传世,那就有了铁证,所以想法设法夸大画像的真实与不移,更有甚者,撇开闹剧,早就去直接就去意淫曹雪芹与尹继善的生活交集,以周汝昌为例,他认为乾隆己卯、庚辰两年,曹雪芹执行了绝密任务,在尹继善的家里做了2年幕府。因为没有其他关于“曹雪芹”在己卯,庚辰两年的资料,正好闹出“雪芹先生画像”,时间交集在庚辰年前后,于是就意淫出这样有鼻子有眼珠的荒唐故事来。
      另一方面,画像是不是曹雪芹的真实性遭到了极大的荒唐闹剧。
       下面先转载一段《福州晚报》1999年3月12日的一段报道:
        1963年2月19日上午,河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韩绍诗(现
已退休)收到商丘地区商丘县城关镇古董商郝心佛寄来的一幅曹
雪芹先生画像。
  画像是一本册页的一页,可对折成两扇,纸面已经发黄。右
扇画着一个席地而坐的中年人,身着长衫,足蹬麻鞋,左腿平盘,
右腿曲竖,左手支地,右手平右膝,显得风流儒雅,充满闲情逸
致。画像左上方题有字,上书:
  雪芹先生洪才河泻逸藻云翔尹公望山时督两江以通家之祖罗
致幕府案读之暇诗洒赓和铿锵依隽永余私忱钦慕,作小照绘其风
信儒雅之致以志雪鸿之迹尔。
  看完画像,韩副馆长和其他馆中领导惊喜万分。自晚清以来,
“红学”盛起,谁都想一睹天下第一才子曹雪芹的仪表风采。无
奈曹先生的画像从未现世。此次所得“雪芹先生”画像”,如果
是真,乃稀世之宝。
  1963年春末,红学研究会会员、上海文化局副处长方行
在西安开会期间,闻讯后立即赶到河南省博物馆,仔细观赏研究
“雪芹先生画像”之后,并求索了一张翻拍照片。回到上海后,
方行特意将照片寄给北京的一位红学研究会权威,请他鉴定真伪。
此专家经地一个多月的多方考证,认定画中人是曹雪芹。消息传
出,立即轰动了红学界、史学界和文学界。郭沫若于1963年
8月1日,给河南省博物馆写信,希望得到画像照片并借看原件。
郭老收到画像后,于1963年9月3日给河南省博物馆写信,
持否认态度,认为画中人“不是曹雪芹而是俞雪芹”。
  为了辨清画像的真伪,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河南省博物馆与
商丘县文化馆联合组成了“雪芹先生画像”调查组。自1979
年冬至1983年春,经过4年的大量访查、研究、分析,最终
探明了曹雪芹画像的真伪。
  商丘县城有一家祖籍浙江绍兴的没落俞姓。1956年因无
钱供养儿子读书,家人就把祖传的一部书画册页拿到县邮局门口
卖。此画册原是俞家的祖先清朝乾隆年间篆刻名家俞瀚之物。俞
瀚,字楚江,曾当过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幕客。
  郝心佛见到俞家所卖之物后,认为有收藏价值,就以一斗米
的价钱买下。
  1962年春,郝心佛生活困窘,就想把所购之物出售。由
于俞楚江名气小,怕卖不出大价钱,郝就找到朱聘之商谈作伪。
劝郝伪称曹雪芹的画像。
  随后,朱聘之在俞楚江头像的左上方写了题记,又让郝请来
陆润吾伪刻了两枚印章,并印上陆所藏的清代印泥。后来,朱、
郝、陆三人又从历史资料得知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重”,而画
中俞楚江却“身瘦头俏面白”,就让陆润吾拿笔涂抹,使俞楚江
“头广而色重”。“雪芹先生画像”伪造好一年后,寄给了河南
省博物馆。
  至此,这宗开了历史玩笑的大骗案真相大白。(摘自《杭州
日报》)
    画像文字“尹公望山”就是尹继善。
    其实,只要查查尹继善的《尹文端公诗集》就真相大白了,尹继善(1695(乙亥年)—1771)清代官吏,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满洲镶黄旗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尹泰之子。雍正元年进士,历官编修、云南、川陕、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在《尹文端公诗集》卷九《题俞楚江照》云:
万里天空气沆寥
白门云树望中遥
风流谁似题诗客
坐对青山想六朝

久住金陵别亦难
秋风送我整归鞍
他时光景如相忆
好把新图一借看
冷眼旁观“雪芹先生画像”



    尹继善写的清清楚楚,这两首诗是描写俞楚江的写照,诗歌也是为其画像写照所做。
    巧合的是,“雪芹先生画像”,恰恰画像的左扇是清代乾隆年间曾任两江总督的尹继善亲笔写的两首诗:
万里天空气穴寥,
白门云捌望中遥。
风流谁似题诗客,
坐对青山想六朝。

久住江城别迹难,
秋风送我整归鞍。
他时光景如相忆,
好把新图一借看。
   题诗的字迹是明末清初流行的董体。
   显然报道对“雪芹先生画像”的真实背景揭露是有史料依据的,至少,河南博物馆的“稀世珍宝”存在的猫腻不攻自破。
   “曹雪芹”本就是主流红学楞给《红楼梦》安上的作者,其有无都是没有定论,主流红学只是想借画像来给确定出一个曹雪芹罢了。闹剧的画像,荒唐的红学,何日才是消停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