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方法
赵蕾
摘要:
新课标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大班教学模式,一师多生这就导致学生之间水平不一,如果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后期的蜕变。本文将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
新课标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当代,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但真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小学数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不高、数学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如何对小学生数学进行针对性辅导,我有以下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改革重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和强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培养过程中首先是观念的创新,要用创新精神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1)创设数学情景,把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于生活相关的情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消除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陌生感,便于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并能很好地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就能更好的参与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图形认识时,开始可以不先出示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教具,而是是一些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生活实物,如酒盒子、粉笔盒、茶杯、彩笔盒、课本等,让学生说一说,并结合实物观察演示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等的特征。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生活中这些熟知的事物所吸引,乐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老师所设的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创设导入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还可以锻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方法。当教师出示圆柱实物时,学生在能识其物时思维便会延伸到去探究认识圆柱的特征。知道了学习方法,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学生就能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自主学习。
(2)在实践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在迁移中出新意
数学具有抽象性,但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往往需要借助形象直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直观形象思维进行知识迁移,抽象出数学知识。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也可以拿个苹果,将苹果平分成几分,每份是()。两份或若干份怎样表示......再比如,我们班上15位同学,8名男生,7名女生,男生占几分之几,女生占几分之几......通过将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的直观形象进行知识迁移,能更好地让学生们掌握分数的用法。
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每个学生会出现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那么在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掌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帮助学生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在我国,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大班教学模式,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所谓“分层教学“,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全班的学生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层次,确定教学的要求进行教学,并做相应的辅导,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开发,锻炼和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同质分组、优困互补
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老师掌握的情况,教师可以同水平的放在一起。也可以采取优困帮扶一对一、教师对学困生课外辅导等方法,帮助后进生能很好地跟进学习进度,及时解决问题。
(2)根据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通过分层分类的教学,使得优秀生能更大限度的掌握并运用知识。对于后进生,分层教学目标对于他们来讲更容易完成一些。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对学习渐渐地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潜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但在平日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错题的原因在于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一旦弄清题意,问题就迎刃而解。
影响学生审题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材的呈现形式,教师的引导及学生本身的素质等。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素材的选择及呈现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这就对学生在答题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审题能力会使学生受益匪浅,那就需要学生做到:
(1)认真推敲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答错题往往都是因为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题都没看完就赶忙下笔。这就需要让学生们薛辉在看到题时,首先要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理清思路,思考解题步骤。例如混合运算时,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同时还可采用笔进行标注理清顺序。其次是圈出题目中的关键字或词。仔细体会关键词的含义。如:2012年欢喜果园场收葡萄3吨,2013年比2012年增加到7吨,2013年共收苹果多少吨?这道题目很多同学对其中的关键信息“增加了和增加到“不理解。所以很多学生把第二题列算式为:3+7=10(吨)。最后,仔细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
(2)打破思维定势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的思路不应该被格式化,应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说:在比大小这一课,问题是苹果比梨子多加个?那么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梨子比苹果少几个?两种水果。哪种多,哪种少?等一系列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在平日的训练中,可以适当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形练,将条件、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这样使得学生在转化的同时更深刻理解题意。
四、总结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难免学生们的水平不一,但这并不代表着某些同学的学习能力差,欠缺的只是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的针对性辅导。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会遇到挑战,但坚持下去,每位学生都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学习的最终的目的是孩子们快乐的成长,针对性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后进生这片略贫瘠的土壤变得肥沃,终有一天会绿树成荫的。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 学,2011.
[2]于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衡永.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动”起来[J].考试周刊,2011,
(64).
[4]徐建.把握数学教学针对性,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J].数学学习 与研究,2013.
[5]蒋晓翔. 小学数学针对性辅导方法探究[J]. 时代教育,2015,20:237.
[6]连文燕.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辅导[J]. 新课程(小学),2013,09:177.
加载中,请稍候......